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今日江苏团 > 正文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宋燕:让文物活起来 把文脉传下去

编者按

还有十多天,我们就将迎来全国两会。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召开这次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开好这次两会,住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前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搜集民意,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问题,聚焦群众期待特别是急难愁盼,交出了一份份履职新答卷。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专栏,让我们共同跟随住苏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一年来的脚步,倾听他们的履职故事,以及他们正在为全国两会做哪些准备。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南京各大文博场馆成了热门“打卡地”。

“只要你们玩得HIGH,辛苦一点又何妨,致敬全体博物馆人。”2月13日,大年初四,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春节的人流,为去年以来南京各大文博场馆一再攀升的热度继续加温。去年,南京市博物总馆旗下7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357.77万人次,相比2019年有了显著突破和提高。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南京是一个文博、文旅打卡的热点城市,这样的热度对我们博物馆人来说压力挺大,一方面要做好高质量的服务和展示,另一方面要把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宋燕说,今年上会,会把这一年文旅行业的好成绩带到北京,“从南京市博物总馆这个侧面,就能感受到文旅行业的强劲复苏。南京去年接待游客数量是全省第一,江苏接待游客数量在全国也走在前列。”

随“文旅热”“博物馆热”而来的种种新现象新问题,也给宋燕履职带来了新思考。“随着城市数字化的发展,包括文旅行业在内的许多服务行业实现了线上支付,这对老年人、外国人等人群来说可能不太方便。因此我想建议,建立一个无差别、更包容的国际旅游支付服务体系。”宋燕告诉记者,她正在结合前期调研,对这条拟在全国两会提交的代表建议作最后的打磨和完善。

去年全国两会上,宋燕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主题提交了4条代表建议,有的在会议期间就收到大会议案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回复。去年办理在南京建一座(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的建议期间,文旅部有关领导还多次到南京考察,并两次与她当面沟通。她提出的“关于以市为单位建立诉讼档案馆”的建议,省市各级法院都认为这是解决法院诉讼档案问题的实际办法……这些积极的反馈,让宋燕备受鼓舞。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要求“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首先需要我们练好内功。”宋燕告诉记者,去年南京市博物总馆结合该主题推进了20多个关于长江历史文化的课题,有的课题已经有了初步成果转化,比如展示长江流域服饰研究阶段性成果的“云享霓裳”展览,正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展出,“今年我们所有的课题结题后将正式出版,加强长江文化的宣传推广。”

这个春节假期,南京市博物总馆旗下的六朝博物馆,以龙年主题装点一新迎接游客,游客中不少是放寒假的青少年。已在六朝博物馆工作10年的宋燕介绍,该馆每年都会推出10余个展览,并结合馆藏文物和南京文化,创新设计了“探秘六朝”“美在六朝”“六朝风物”等数十个社会教育和研学课程,“既请观众走进博物馆参加活动,我们也带着六朝文化深入社区、学校近距离宣传,南京市博物总馆旗下7家场馆去年开展社教活动1781场。”宋燕说,文博人正通过及时深入学习和日常践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要求。

接待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以及大量“亲子游”“研学游”,宋燕和同事们也发现了新问题。“博物馆的展陈设置、灯光明暗度、展柜高低,以及解说词的内容不完全符合小朋友的需求。”对此,宋燕正在起草代表建议,围绕建设儿童友好型博物馆制定参考标准,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到更好传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责编:宗祺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