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李丹丹:优化社区助老服务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对于‘90后’的我来说,挺膺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青春足迹,才能更好地书写出为民服务的多彩人生。”

全国人大代表李丹丹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名社区工作者。自2020年担任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她把群众的需求作为自己工作的追求,努力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优化社区助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李丹丹说,“针对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量身定制居家适老化改造方案。经过改造,让老人如厕、洗澡更加安全,在室内行走更加便利,使用康复辅具提高了生活水平,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的生活品质。”

紧紧抓住北戴河区培训疗养机构改革和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有利契机,李丹丹带领同事们持续探索“医养教学乐为”六位一体的社区养老模式,努力满足辖区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们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微阵地延伸到了居民小区,通过意见征集、协商议事等形式,聚焦群众需求,我们推出了‘幸福邻里汇’助老公益服务项目,打造了一月一主题的‘邻里集市’,开设了社区食堂,整合辖区多方资源,不断优化康复辅具租赁、适老化改造、上门助浴、上门体检、上门理发等各类公益志愿服务功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李丹丹说。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李丹丹着手完善关于优化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平台建设的建议。针对老年人普遍关注的智慧健康养老问题,李丹丹建议完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实现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实时分析和及时预警,同时对平台操作进行适老化升级,以便提供更有效、更精准、更多元化的服务。

李丹丹说,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养老不仅要提供服务,更要围绕老龄化的进程提供多场景、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想通过这个建议,更加完善基层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平台,解决老年人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困扰和问题,让智慧化的应用能够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