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合成生物产业园开建,企业“预约”忙,园区“产品”忙

新华日报财经讯  正月十三,小雨蒙蒙的清晨,6点多钟,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内便响起了轰鸣的施工声。工地上,打桩机高高耸立,铁锤的冲击声在雨幕中显得格外坚定,工人们穿着雨衣、戴着安全帽,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虽然天气不佳,但是刚过完春节,工人们都特别有干劲。”园区工程部徐啸鸣介绍最新施工情况,施工团队已经全面进入工作状态。70多名工人正在现场有序作业,设备机械等运转良好。生产、研发载体,已经根据产业和企业需求对层高和承重等都做了特殊设计。按照目前的进度预测,有信心在2025年底前竣工。

合成生物学是未来产业方向之一,被视为理解生命的新钥匙、未来的颠覆性技术,能够通过细胞工厂生产万物。目前,全国多地都在争相布局合成生物产业,部分城市已经相继出台产业发展规划。

2023年11月,无锡高新区发布了“5+N”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规划,合成生物产业被列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力方向之一。2024年1月,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三期的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区开工建设,总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各方面进度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无锡首个未来产业特色园区。

物理载体建设与招引企业入驻同步进行。“第一批重点企业——新合新、科镁信、蔚蓝生物、新晨宇、迈博蒂克等,已经和我们园区完成入驻签约。这些企业涉及生物制药、药物研发、营养健康、生命科学大数据等行业,我们正在密切跟进每家企业在用地、研发、生产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园区物业服务部王开新告诉记者。

据介绍,新园区将从科研产出和产业需求两个方向出发,承接合成生物企业,并建设合成生物新型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建成集“生产、研发、办公、生活”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平台。

“合成生物产业正处在发展的‘风口’上,这类新兴产业园区招商和传统园区很不一样,我们不仅要抓机遇期,更注重孵化和培育。”园区负责人、无锡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匡宏举了一个案例,“创新园一期企业海斯凯尔发展非常快,这几年从仅有一间百十平米的研发用房,逐步发展到拥有5000平米办公、研发和生产用房。这次创新园三期合成生物产业园开建,他们已经确定定制一栋产业用楼。”

匡宏透露,园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精准“选品”和积极“放大”,“我们正针对合成生物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将区域产业、科研、人才等综合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实质生产力。”

在产业端,园区“挑选”特色企业。通过与药明生物、新合新等行业领军企业保持密切沟通,着力支持和培育优秀企业,同时园区所在的无锡高新区也已引入华熙生物、瑞霆生物等龙头企业落户,并在多个产业细分领域上布局。

在科技和资金层面,园区“放大”赋能作用,一方面与高端人才互动合作,引进江南大学相关院士、教授团队为园区做技术指导和支撑,并积极与江大建设合成生物产业方向的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国内多所重点高校共同建成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园区将与新加坡ESCO集团共建合成生物学产业基金,进一步补充产业服务资金。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