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效如何?一组数据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一组数据了解2023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023年,我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6.9万人,超过年度任务目标377.7万人。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60%,脱贫县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业融合稳步推进。

  数字经济时代下,电商助农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我国农村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

  2023年,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专家解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取得预期效果

  如何理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琦:第一、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取得预期效果。一方面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守住了底线。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691元,增长7.6%。

  第二、产业和就业取得明显效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很好基础。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60%。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就业方面,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6.9万人,超过年度任务目标377.7万人。

  第三、和美乡村建设有成效。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如何看待“新农人”这一新角色的作用?这个角色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琦:“新农人”给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集中体现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是“新农人”引入了新理念,起到了引领作用。新理念开拓了发展的新思路,增添了增收和就业新机遇和新机会。

  二是“新农人”传播了新技术,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是“新农人”带动了新业态,起到了带动作用。比如电商直播、数字农业等,实际上为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新农人”贵在“新”,重在“农”。“新”体现在新观念、新技术、新技能、新知识、新经营和新管理等。重在“农”,“农”体现在他们懂农、爱农和知农。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农人”也给了我们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启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那么如何来培养培育“新农人”呢?有两个方面:

  从长远目标来看,要加强新农科建设,通过高等院校的新农科建设,为未来培养一批“新农人”。

  从短期来看,就是要强化新科学、新技术、新技能和新业态等现代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各种新农人培育培训计划和行动,必将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目标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