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16年前,他的妻子罹患帕金森综合征,生活不能自理,他带妻子四处求医问药;16年来,他每天上完课回到家中,为妻子烧饭、喂药、擦洗、按摩疼痛的躯体,有时夜里只能睡2个小时;10年前,他的父亲患病瘫痪,母亲患上骨质疏松症,他尽心尽力带父母到医院求医问诊……长期的过度劳累,使得他身体多项指标异常,可他依然坚持工作,以责任和担当诠释着“丈夫”“儿子”的责任内涵,他就是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海嘉社区新河新村一区居民、盐都区实验初中物理老师戚士勇。
相濡以沫 幸福美满
1994年,戚士勇经媒人介绍,与妻子吕中干相识、相知、相爱,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妻子淳朴善良,勤劳能干,小两口生活安稳幸福。2年后,儿子出生,一家人幸福甜蜜。谈起两人相亲相爱的点点滴滴,戚士勇笑着说:“老婆性格乐观开朗,勤劳勇敢,生活也是体贴入微,家务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结婚30年,我们从没拌过一句嘴。”
厄运突降 不离不弃
然而,2008年4月的一天,戚士勇的妻子突然查出患上帕金森综合症,行动迟钝,生活不能自理。从此,照应妻子和儿子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戚士勇身上。当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戚士勇还在忙着收拾家务;当别人睡眼朦胧的醒来,戚士勇早已准备好饭菜给妻子和孩子,并按时喂好妻子饭和药后,请邻居帮忙照看一会,才放心去上课,一下课就急忙往家赶。为了让妻子减少病痛折磨,戚士勇每天坚持为妻子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为让妻子呼吸新鲜空气,白天一有空,他就推着妻子出门晒太阳;怕妻子生褥疮,久病成医,戚士勇学会了膳食搭配,掌握了用药技巧,还会理疗按摩,尽量提高妻子的生活质量。
16年的坚守,戚士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这么辛苦不为别的,我就想让妻子能下床走走。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不会放弃。”戚士勇说。
父母患病 孝心可敬
天有不测风云。10年前,戚士勇的父亲患上心脏神经官能症。不久,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患上骨质疏松症后,4次住院,8个脊柱打了骨胶,常年吃药。这让原本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父母养育之恩大如天,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带父母治疗。”戚士勇风里来雨里去带父亲求医,买药送回老家给父亲服。戚士勇的姐姐、妹妹也争相照料父母,尽量让戚士勇多休息,照应好妻子。父亲病逝前,拉着戚士勇的手说:“儿啦,难得你有这片孝心,我们一家人让你操心劳碌,你尽力照顾我们,我死也瞑目了,你一定要坚强生活下去。”2023年春天,父亲走后,戚士勇在照料好妻子的同时,依然穿梭在学校、家中、回老家三点一线中度过。
如今,戚士勇的儿子已长大成人,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儿子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家门口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保安,努力让父母生活好。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戚士勇16年不离不弃照料瘫痪妻子,10年风雨无阻精心照顾双亲的事迹,感动无数居民。每当有人问起,戚士勇总是淡然地说:“做男人要有担当和责任,无愧自己的良心,我只做了份内的事。”(游冬霞 李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