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平江路,半部苏州史。
船行平江河,两岸粉墙黛瓦、老宅林立,吴侬软语声声入耳;深入老街巷,遍布创意咖啡、潮玩文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一面古朴隽永,一面青春飞扬,是一扇透视传统与现代共生、人文与经济共荣的魅力之窗。
“‘果冻河’太美啦!”3月1日,平江路游人如织。家住平江路附近的居民钟钰贞感慨道:“河水越来越清澈,游客越来越多,平江路都成‘顶流’了,我住在这里也感到自豪!”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定位既有“全域旅游”,又有“苏式居住”,打造的是一个主客共享的人文空间。86岁的“老苏州”李永明对平江路有着深厚感情,花了3年编撰出版书籍《古城缩影·千年平江》。在他看来,平江路真正的文化内涵多藏于各条支巷中,尤其是西边的“平江九巷”。
为优化提升街巷空间,让老街焕发新的生命力,苏州研究制定“平江九巷”保护更新方案,启动实施古建老宅保护、历史小片区保护等五大工程。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秉承“最小干预原则”,实践“小单元、渐进式、微更新”成片保护模式,呵护好古城街区内的“老物件”。
大儒巷是“平江九巷”之一,保存着众多老宅与古迹。门牌38号的古昭庆寺经修缮利用后,变身为文旅新地标。走进大儒巷38号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馆,桃花坞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乔兰蓉正在向游客展示年画拓印。“‘一团和气’馆集作品展示、技艺体验、文创售卖等功能于一体,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非遗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乔兰蓉说。
行走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总能发现许多新变化:清代探花郎潘祖荫的故居“探花府”,活化利用为“花间堂”精品酒店,巧妙地将古韵与时尚完美融合;百年建筑丁宅被打造成苏州餐饮文旅目的地“平江颂”,成为一座可游、可赏、可食的苏式生活美学馆;苏州博物馆官方文创店入驻平江路28号,深挖苏博馆藏与平江路故事,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今年春节假期,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日均客流量高达12.7万人次,最高峰值接近16万人次。眼看街区的人气越来越旺,更多社会力量、更多年轻人跃跃欲试,投身到“古城保护更新伙伴”的行列中来,共同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姑苏繁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