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让传统民俗“活”在现代的生活中

“打铁花”演出人气旺,舞龙舞狮“讨彩头”,民间“游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这个春节,新春年俗“热度”飙升,让浓浓年味溢满城乡。当下,传统民俗被人们以各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演绎、诠释,方方面面融入现代生活,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新时代“火”出圈。

代代相传而生生不息,传统民俗一定程度上是日常生活的“时间坐标”,让人们拥有满满的仪式感,也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待。如今,传统民俗的“活态传承”同样是从人们的现实需求出发,润物无声地化作百姓生活的日常、经常。元宵观灯,中秋赏月,春节逛庙会、赶年集……抓住传统节日、节气文化这些传统民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丰富的活动载体不仅为“烟火气”“人情味”增添了细节和色彩,更让人们从平时紧张的节奏中全然释放,治愈身心,激活了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记忆和眷恋,也是人们对生活情感的集体表达。

融入现代审美,让传统民俗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民俗中有着众多民族特色鲜明的形象,饱含中国人的美学理念和审美传统,但它们不会永远停留在昨日,而会与时间一起奔涌前行。近日,福建的游神队伍凭借盛世美颜出圈,其中的华光大世子、张世子等传统神像被塑造得剑眉星目,神似时下流行的古装帅哥”。实际上,设计新版神将形象并非易事,从耐心说服老一辈人接受这种创新,到找手艺人雕刻脸谱、加工服饰上的刺绣图案等,都需要怀着期待与热爱,在拥抱潮流中寻找传统民俗新的打开方式

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不再只是看文化,更要看人文;传统民俗爆火,在于其背后生命力十足的故事和受众产生了富有温度的情感链接。短视频博主江寻千是国家级非遗、河南“确山铁花”的第一位女性传承人,在她的“打铁花”抖音直播里,观众不仅看到了四溅的铁花照亮黑夜的美丽场景,更被这个“第一个打铁花的女孩”的勇气和人生故事所吸引。一场“游神”,让福建这一古老的年俗闯进大众视野,而在后续“故事”中,福建人民请巡游的神明看电影、喝奶茶,认为神和人一样也有世俗的爱好的需求,这样接地气的民间文化,唤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民俗的传播越来越生活化。影视、综艺、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并非只是简单直白的场景再现,而是通过创新创造讲好民俗故事,推动传统民俗“走出去”。网络的二次创作、短视频的传播效应,打破民俗传统所受的地域与时空限制,使其真正进入民众的记忆深处,实现活化传承发展。

寻求传统习俗在当代生活中所能释放的“新的可能”,让老习俗有了更多新味道。在苏州,独特的江南传统民俗化作冬至大集新春庙会等众多深受人们喜欢的民俗文化品牌活动,通过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在有效保护文化资源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旅游、文创、乡村振兴等多产业多项目的生产,让民俗文化相关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扎根民间、植根日常……与时俱进,契合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才有生生不息的内在生命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编:姚依依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