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横纵对称轴,将布料折上两折用针固定在桌案上,接着稳一稳手,在折角处剪出一条小弧线……初见周祥华,她正在给一件旗袍打版。不到半小时,一件传统旗袍在她手中初露“芳容”。
今年36岁的周祥华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旗袍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家里经营着一间裁缝铺,周祥华的童年里长久回荡着老式踏板缝纫机的嗡鸣,服装设计的火苗开始在她心里升起。

2013年,大学主修服装设计的周祥华开始学习传统旗袍制作工艺。3年学徒生涯,周祥华越学越入迷。在她看来,旗袍不仅是衣服,更承载着历史变迁。而拥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南京,在旗袍上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周祥华介绍,在历史的不断沉淀中,金陵旗袍制作技艺形成了藏、掩、隐、抑的独特工艺手法,其中雪花扣、叶子扣、菊花扣等传统手工盘扣最有特色。
从选料、量身、裁剪到缝制,做一件旗袍至少需要1个月。旗袍制作人和穿着者需要在各种细节上反复对接磨合。2018年,周祥华在南京长江路上创立自己第一个工作室。去年,她的乾元旗袍搬到秦淮区的熙南里。如今,乾元旗袍不仅承接精美旗袍定制服务,也是传统非遗文化的展示空间。
近年来,周祥华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中。一有闲暇,她就带着旗袍技艺走进社区、学校,从制作浆糊、做盘扣这些独特技艺讲起,再引入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周祥华感到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国潮风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愿意了解背后的历史。周祥华不仅在旗袍设计里融入许多年轻元素,也试图在旗袍作品中展示更多的非遗项目。她正计划着和云锦织造的老师合作,将云锦织在旗袍上,希望通过这些合作让非遗更多地走进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