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冬训年年搞,活动形式也要年年新。”3月7日,以“淳思享·聚力乡村振兴”党员冬训实境课堂联学共训为契机,砖墙镇携手阳江镇开展组合式、互动式、实践式联学共训活动,助力党员冬训展新貌、接地气、暖人心、出实效。
“实”字当头,打造乡村振兴“一张网”
“砖墙镇周城村是省级传统村落,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瑜曾迁居于此。”在砖墙镇周城村,“砖红墙正”宣讲队成员周虹介绍道。周城村以“孝”文化为核心,以社区服务“微治理”为切入,改造升级“微治理”服务中心,同时深入挖掘周氏宗祠、孝子坊乡村文化底蕴,推动“孝”文化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入结合,加快推进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在中华绒螯蟹博物馆,志愿者讲述了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在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坚持以产业兴旺推动生活富裕,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养殖螃蟹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潦田村东角庙地处阳江镇西南部,有着典型的圩区水乡特色风貌,水系肌理丰富多样,水田圩村交融共生。”走进阳江镇潦田村东角庙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中共月亮湖支部史料陈列室,研学点相关负责人围绕生态文明、党史党建等主题通过自身实践分享心得故事,参观的村党总支书记代表不时提出疑惑,研学点相关负责人现场详细解答。

从文化振兴到产业振兴,再到生态振兴……以“行走的课堂”将党员冬训的“主阵地”搬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让参观党员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会中沉浸式学习。
“学”字为要,锚定凝心聚力“一条心”
“党员冬训不再是‘灌输式’授课培训,而是形式多样、鲜味十足的‘微’宣讲,‘微’活动,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参与的热情高涨。”参训党员刘卓琼说道。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冬训学习质效,在阳江镇西莲村会议室,砖墙镇与阳江镇现场签订实境课堂联学共训协议。砖墙镇“砖红墙正”理论宣讲队、阳江镇“理‘响’阳江”理论宣讲队,联动共享理论学习共同体,推动党员干部由“关门学习”转向“开门共学共享”。现场,砖墙镇、阳江镇的党员群众代表们聆听了双方宣讲队成员带来的互动微宣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有力有效推进砖墙乡村全面振兴》《共建绿水青山 共享幸福家园》等主题宣讲内容生动走心、受到好评。《说说我们的新农村》送春民俗表演、《月亮湖的九十载春秋》社团朗诵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砖墙镇宣传委员、统战委员芮琴表示,此次活动联合阳江镇“理‘响’阳江”理论宣讲队,广聚各方人才,积极培育宣讲队伍,不断为镇“砖红墙正”理论宣讲队注入新鲜血液,带来了多样化、对象化、分众化的互动式宣讲,不断扩大宣讲“菜单栏”,真正将“想讲的”与老百姓“愿听的”同频共振。

“联”字贯穿,拧成共谋发展“一股劲”
“通过联学共训,既要实现1+1>2的蝶变效应,也要创造1+1小于2的发展成本”,在联学座谈上,一群党员共聚共谋协同发展,大家满怀期许。
“今天参观的兄弟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东角庙让我深受启发……”当天,双方村党总支书记代表围绕联学共训活动内容,结合乡村振兴主题谈感受、话期许,共谋联动发展。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从培育文明乡风到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没有艰涩难懂的话语,没有深奥复杂的说理,大家谈的全是“接地气”的人与事,现场不时响起一片赞同声,对于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联学共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达到了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实效,为进一步联合打造冬训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往冬训,大家都是坐在会议室里单方面听宣讲,即便有互动环节,大家也比较拘谨。现在实境课堂的形式更接地气,氛围也更轻松,大家也很容易打开‘话匣子’,说出‘心里话’,道出‘难心事’。”砖墙镇相北村党总支书记卞轲说。

砖墙镇基层党员冬训从室内到室外,从“专家讲”到“大家谈”,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党员干部在实境课堂中交流分享、学习体会,通过走地标、听介绍、观实物、悟发展,汇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通讯员:葛曼宁、徐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