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观江苏新实践 > 正文
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新时代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形成了长江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将长江文化放置于时代背景中,深入挖掘其时代内涵,才能真正彰显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长江文化是长江流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文明创造,有着深刻的历史印迹。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既要深刻理解其永恒魅力、完整汲取其思想精华,更要科学理性做好传承,使长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与时代文化元素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长江文化,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和凝练长江文化所展现的和合共生、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特质。要一体挖掘在长江流域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中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充分释放长江文化的经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这启示我们,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主动对接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经济大局、发展目标、战略安排等。长江文化中蕴含着交汇融合、互联互补、开放创新等文化元素,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要加大对长江流域工商经济文化的挖掘与凝练,传承和弘扬好勇立潮头的文化气质、敢于变革的创新精神、崇尚实业的鲜明品格、兼顾义利的道德准则,以文培元、以文铸魂、以文兴业;要强化文化引领,深化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打破行政壁垒、市场壁垒,推动长江流域各经济体的融合发展;要把长江文化的历史积淀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局,协同保护生态与文化,协同推进城市群、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长江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高地。

积极发挥长江文化的传播价值。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这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长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着力讲好新时代长江文化故事。长江文化是鲜活的文化、具象的文化、实践的文化,是展示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要对长江文化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研究阐释,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让静态的长江文化“动”起来。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纽带,长江文化不仅凸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也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把长江文化的国际传播有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创建长江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机制,以长江文化为媒介搭建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联系合作的桥梁。要着重传播好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大保护、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共同价值认知,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周如军(作者为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