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我爷我奶在老年大学还好吗?”| 相对论·两会你我他

一堂老年大学声乐课

竟有20多万人“涌入”

网友提议3倍速“魔改”

一群“老宝贝儿”的快乐溢出屏幕

什么是“四菜一汤”?

练声课堂为何“飞出假牙”

3月9日中午

总台融媒体节目《两会你我他》中

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

带你看一场

“朝阳”与“夕阳”的双向奔赴

90后董福顺的日常,是一位小朋友们的声乐老师。2017年,他第一次到老年大学做兼职。原本只是帮人代课,没想到,一教就是七年。

教老人们声乐,没那么简单,“你要是说,叔叔阿姨,我们现在来‘四个跳音一个长音’练气息,没人能听懂。”于是,有了“四菜一汤”练声法,有了“魔幻甩手操”……

董老师把老宝贝儿们的视频发上网,引来全网“家崽”。“飞出假牙”“偷藏私房钱”……这样的段子,董老师信手拈来:“你要时刻把他们想得很可爱”。

七年过去,董老师的“老学员”有1000多人了。因为报课的多,这学期他又加了半天课,一周有五天要去老年大学。带课是公益性质,一个月的课时补助加起来也就两千多块钱,董老师却乐在其中,“叔叔阿姨们的精神状态是饱满的,也会传递给我,我上一节课,一天的状态都很好。”

采访时,正是老年大学的开学季,期待开课的,不仅董老师,还有夏阿姨。

去年,75岁的夏凤君经老伙伴介绍,选了董福顺的声乐课。唱歌,曾是她年轻时的梦想,可家里条件不允许,一直有遗憾。如今上课,她每次都要步行40多分钟,不管刮风下雨,从不缺课,“到哪里旅游,人家说我们上老年大学的,唱得可以”。

连线中,记者庄胜春邀师生俩隔空合作一曲。“好!”夏阿姨起身就去拿乐谱。董老师赶紧嘱咐:“网络会有一点延迟,您不用管,跟着我的琴往下唱就行。”

“吸气……”

歌声之外,也有苦恼。师生俩都提到,老年大学师资不够,很多学员报不进来,有的老师教一年就离开了……

同时,也有不少年轻老师私信董福顺,“怎么进入老年大学授课?老年大学对老师的要求是什么样?”

老年人有需求,年轻人有意愿,问题怎么解?在《两会你我他》节目中,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这样回答——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