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第一季·说说我们的好日子 > 正文
感恩奋进·说说我们的好日子|从下岗工人到“家门口饭碗”项目负责人

这两天,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家门口饭碗”项目负责人李树香正忙着张罗开工事宜,还有几天,项目成员即将开启新一年的工作。“咱这次做的是外贸订单,届时工厂直接派专车在社区门口接应成员们,让他们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对着交汇点“拍客”镜头,李树香激动地表示,“2023年,我们项目有10个月以上处于工作状态,接到了上千件业务,成功让400多名居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文昌花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是扬州第一个大型拆迁安置小区。这里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户多,矛盾纠纷也不少,李树香就曾是其中的一员。2006年,李树香到社区讨要低保,社区党委书记郑翔对社区现状,帮助李树香打造了“家门口饭碗”项目。社区党委负责承接加工业务,实行以件计酬,帮助失业居民、低保收入家庭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提高收入。“起初我们接来的都是一些剪线头、做玩具的手工活,居民不出社区能通过做些简单的手艺活补贴家用。活不重,又能顾得上家庭,大家伙都感到很满足。”李树香回忆道。

如今,“家门口饭碗”项目在李树香的带领下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从最初从事服装缝纫,为羊毛衫、棉袄钉纽扣,扎花,为宾馆做鞋垫等简单计件手工,到如今独立承接服装厂生产加工业务,“家门口饭碗”项目业务应接不暇。“过去我们到处找企业,现在企业到处找我们。”李树香满脸骄傲地告诉记者

失业群众在家门口端起了“饭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居民们的精神头也都跟着发生了变化。“大家积极回报社会,先后向文昌花园社区爱心基金捐款20多万,还抢着参加志愿者队伍,想为社区大家庭干点事。”李树香说,现在社区氛围越来越好,大家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针对问题谈看法,让自治更有效。

从下岗工人到“家门口饭碗”项目负责人,李树香的目标也从找到一个“糊口”的工作变成了帮助身边更多的人解决“再就业”的难题。除了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我更想带动大家伙一起奔向更美好的生活!”。为进一步帮助项目成员提高技能2024年,李树香有了新的规划:“遵循‘学培结合’的培训思路,我们还将邀请不同行业的技工老师前往社区开展多项技能培训,激励更多居民走技能增收之路。”

拍客互动#感恩奋进·说说我们的好日子#邀您来参与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又是一年两会时,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拍客互动栏目“感恩奋进•说说我们的好日子”,邀请大家一起来说心声、道期盼,分享生活感悟、展望未来发展。即日起至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广大网友可以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拍客频道投稿,讲述自己切身感受到的生活变化,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可以在我们的征集稿件下留言,为交汇点新闻记者提供科技创新、教育医疗、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绿色发展、文化自信、扩内需促消费等话题线索,我们会第一时间前来,请您面对镜头说说自己的好日子。

拍摄要求:竖版视频(手机拍摄即可),投稿时请加#感恩奋进•说说我们的好日子#话题标签,请尽可能加上字幕。

操作提示:点击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底部菜单栏“点视频”,选择“拍客”,即可根据要求投稿!

策划 潘青松 高伟

统筹 王高峰 范杰逊

记者 张洁茹 张韦

视频 王悦谋

海报 朱丹清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