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第一季·说说我们的好日子 > 正文
感恩奋进·说说我们的好日子|当年穷小子“摇身一变”蟹苗养殖大户

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作为我国重要的河蟹育苗产业化区域、中国蟹苗之乡,近年来,江苏海边的县城射阳逐渐打响了“天下渔场、鲜活射阳”名片。

交汇点新闻“拍客”、盐城市射阳县临海镇金海村村民吴凯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滩涂蟹苗养殖专家。2004年开始,吴凯白手起家走进了蟹苗养殖行业,通过一年又一年的努力,他成功从当年一穷二白的穷小子,“摇身一变”为如今拥有上百亩蟹苗养殖场的养殖大户,切切实实地通过蟹苗养殖实现了发家致富。吴凯激动地表示:“20年的养殖经验,我们从每亩年产量30斤提高到200斤,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代表着我们生活越来越好!”

吴凯从小生活在地处黄海之滨的金海村,见证了金海村的艰难发展历程。“上有芦花点头,下有小蟹砌楼”道出了这个小渔村曾经的贫瘠和荒凉。作为土生土长的渔民后代,吴凯暗暗发誓要改变自己和村民们的现状。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吴凯紧紧抓住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2004年,他在这片滩涂上开始了蟹苗的养殖培育。从土池养殖到水泥池养殖、工厂化养殖再到生态化养殖,沿海滩涂成为了蟹苗天然“托儿所”,一种科学化、生态化养殖方式逐渐成型。“近些年的变化太大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滩涂上从事蟹苗养殖行业,以前这里就是滩涂、泥地,现在人越来越多了,养殖场也越来越多了,养殖方式也各有不同,目前主要是以生态化防护为主的新型养殖模式。”吴凯感慨道。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蟹苗养殖行业的广阔前景,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曾经“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灰”的小渔村,如今俨然成为了一个蟹苗养殖基地,过去滩涂的劣势如今“摇身”变为资源优势,从过去的靠海吃海走上了一条养海护海、特色养殖、综合利用的产业之路。“今年我养殖了一百多亩,预计能产出两万五千斤蟹苗,在未来的一两年,我希望再扩大点面积,争取每年能产出四万斤的大眼幼体。”面向未来,吴凯表现得信心十足。

策划 潘青松 高伟

统筹 王高峰 范杰逊

记者 张洁茹

通讯员 宋圆圆

视频 华苏杰

海报 朱丹清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