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世界说】英媒:美国警方过度执法致误杀不断 凸显接警及应对中的持续性缺陷

中国日报网3月13日电 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洛杉矶警方开枪打死了一位名叫杰森·麦卡尼(Jason Maccani)的男子。警方关于这起事件的第一份报告称,一名警察在贫民区(Skid Row)的一栋大楼里击毙了一名“手持棍棒”并对他人实施威胁的男子。但一天之后,警方发布的新消息却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因为麦卡尼的手里当时并没有拿任何武器,只是一把“白色的塑料叉子”。

《卫报》网站报道截图

两周后公布的警方随身记录仪录像显示,当有7名警察拿着武器走近时,麦卡尼独自从大楼的一个单元里出来走进走廊,没有威胁任何人,而射出致命一枪的警察在看到他之后大约15秒内就开枪了。

英国《卫报》网站近日报道称,麦卡尼的死亡案件在全美引发了恐慌,但这样的情况却不是个例。近年来,洛杉矶警方多次对手持普通物品的人开枪,他们要么是把这些物品误认为是武器,要么是觉得这些物品可能非常危险。例如,有的人手里拿的仅仅是手机而已,有的拿着打火机,还有人手里是自行车零件、汽车配件和木板。

民权倡导者和警务专家表示,这些枪击案在花费了纳税人数百万美元的和解费的同时,也暴露了洛杉矶警方在应对报警求助时持续存在的工作缺陷。

这些事件存在共同点,例如遭警方枪击的人往往经历着心理和精神困扰,警察获得的911报警信息显示这些人携带了武器。但是,从各起事件的录像来看,警察并未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调查核实,导致与这些遭受心理和精神困扰的人的接触不断升级,并在没有与当事人或其他警察进行清晰沟通的情况下匆忙使用致命武力。

在麦卡尼的案件中,有人报警称一名“无家可归者”进入了他位于贫民区一栋仓库大楼的工作室。根据洛杉矶警方的信息,报警人说该闯入者“摇摇晃晃”、“非常危险”,手里还拿着一根“棍子”或者“杆子”。而调度员用无线电通讯报告的却是“使用致命武器的袭击”,称该男子“手持大棒”,“在(药物或酒精等的)作用下”,“袭击了一名员工”。

报道指出,尽管全美各地在过去十年中进行了旨在减少警方实施致命武力的改革,但总体而言,每年死于美国警察之手的却人越来越多。多位专家表示,部分原因在于美国警察的培训方式。

“执法人员的身份形成了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使手机看起来像枪,汽车看上去像武器,贫穷约等于犯罪。”前警官、西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詹姆斯·诺兰(James Nolan)分析称,“这属于对危险的过度警觉,它令警察和社区都陷入危险。”

来自洛杉矶的民权律师克里斯多夫·布·萨伊德(Christopher Bou Saeed)表示,如果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其他的应对方式和手段上,如果过度使用武力会得到有效力的处罚,更多类似的悲剧是有可能避免的。

麦卡尼的兄弟麦克说,这件事凸显出美国警方对处于危机之中的人作出非武装应对措施的必要性。“我希望人们明白,这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他说,麦卡尼拥有学士学位、一个充满爱和支持他的家庭,“但现在我们家和许多别的家庭一样,在警察暴力下失去了亲人。”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