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阜宁县芦蒲镇村民卢来:饮水思源报桑梓 反哺家乡显真情

新华报业网讯 昔日雁飞高,如今凤还巢。在阜宁县芦蒲镇有这样一位创业能手,在外经过多年打拼,积极进取、敢闯敢干,用披荆斩棘的冲劲诠释着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但是家乡情结让他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在家乡芦蒲这片热土上,继续书写人生华章。他就是返乡创办盐城浩宇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来。

微信图片_20240314091822

走进阜宁县芦蒲镇工业集聚区内的盐城浩宇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电动缝纫机“哒哒”声清脆悦耳,几十名女工正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身边码放着已经缝制好的拖鞋。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动作娴熟、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现场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浩宇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来与车间主任正在车间里检查设备运营情况。

“我们这个加工点现在有130多名工人,在阜宁的所有加工点加起来,年产一次性拖鞋差不多3000万双,主要客户是国内大中小酒店、旅游公司,现在已经形成稳定的研产销体系,规模和产量已经走在行业前列。”据卢来介绍,浩宇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酒店、旅游等场景一次性拖鞋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自成立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产品由原来的简单利润低针刺型产品逐渐拓展到植绒、刺绣、机等中高端产品,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公司也从最早的100平方米厂房、几个工人成长为占地几十亩、厂房数万平方米、用工800余人的规模企业。

“进入这个行业也是巧合,2007年去扬州打工,第一个公司就是鞋厂,这一做,就是15年。”卢来说起自己的经历,打开了话匣子,“这期间原来打工的公司因意外破产,不少客户的订单无法交付,我那时已经是公司车间主任了,想着不能让客户承受这么大的损失,就自筹资金,组建了扬州浩宇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来兑付客户的订单,及时把产品交付给了客户。正是因为这,获得了客户认可,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产值从刚开始的200多万元逐年增加到现在的50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40314091823

虽然人在扬州,卢来一直关心家乡的发展,多次捐款帮助村里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村里安装路灯,做了不少公益事情。2016年,阜宁遭受6·23特大龙卷风灾害,卢来连夜赶回,捐赠的方便面、矿泉水很快运抵受灾地区。也正是这次回阜,卢来感到老家芦蒲镇经济相对滞后,自己应该反哺家乡,为家乡发展出点力了,经过多次考察选址,2018年,卢来到蒲镇设立第一个加工点,扬州作为中转站,经过几年的打拼,又在芦蒲镇分设曹安、马集、蒲南等人员集中地区设立加工点,以方便残疾人、留守妇女老人及不方便外出打工者就近就业。

“我从小家庭最困难的时候,乡亲们给了我们家很大帮助,所以在回到阜宁建厂后,就一直尽力扩大规模,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后来规模上来了,看到不少需要接送孩子的妇女老人来回跑不方便,我就在人员比较多的地方设立加工点,让他们能够方便照顾家庭,还能就近赚到钱。”卢来说,“宁愿我自己点,少赚点,也尽量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些乡亲都是我的亲人。”

微信图片_20240314091824

卢来的家乡情怀令人感动,但市场更认可产品质量。很多人认为一次性拖鞋很便宜,没啥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不高,但在卢来看来,要把这一双一次性拖鞋做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既要靠长期的技术积累,还要学会“动脑筋”。“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就靠一个字:‘钻’。”卢来说,他每天脑子里想的,就是三个“不断”:不断试材研发、不断提升质量标准、不断改善产品功能。正是通过卢来以及研发的团队的不断努力,公司的一次性拖鞋产品逐渐走向成熟,被市场广泛认可。

“下一步,我将在芦蒲新上拖鞋鞋底一体成型设备、新上生产线,并将现有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力扩大市场份额,带动更多的乡亲增加收入,让他们生活更加美好。”卢来谈到公司的未来,满是自豪。

(唐磊 董加彩)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