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活动动态 > 正文
“江河湖海青蓝行”系列暨“长江大保护小使者”科普沿江行①|国家环境保护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

【编者按】12月9—10日,“‘美丽江苏——江河湖海青蓝行’长江篇——‘长江大保护小使者’科普沿江行”正式启动。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代表们奔赴南京、扬州、镇江三地的7个特色科普站点,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水生态环境科普知识,收获一段难忘的科普之旅。新华传媒智库全媒体形式推出系列采访报道。本期推出“‘长江大保护小使者’科普沿江行”第一站国家环境保护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的报道。

用AI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物种的自动鉴定、记录与分析吗?如果各类新污染物被排放到水里,会有哪些危害?如果生态系统暂时出了退化机制,有哪些有效的修复方法?

带着疑问和思考,“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代表们参观了国家环境保护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在各种大型的检验设备前,小使者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禁不住连连发问,询问各种高科技设备的实现功能,惊叹于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中的巨大作用。

接下来,实验室将启动“长江科考”主题活动。围绕湖泊水生态、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等三个专题,实验室将走进长江沿岸开展科学考察,探究生态环境之变,展现生态文化魅力。

据悉,国家环境保护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9月24日正式成立。目前共主持水生态健康相关方向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4项,共计经费2.6 亿元;在水生态观测、水生态修复、新污染物筛查分析、生物多样性调查、水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形成核心研究能力。累计发表高质量SCI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0余项,上报各类政策建议30余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昝寻寻

摄影:赵亚玲

摄像:赵宇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