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高淳固城:苗木产业“枝繁叶茂”,甜蜜“柿”业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徐薇 通讯员 孔令谦 石惠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期,走进位于高淳固城街道前陇村南京瑶田园艺发展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公司董事长倪杨云正和工人们在太秋甜柿育苗园中进行修枝工作,一株株太秋甜柿苗茁壮成长,不远处还有工人有序除草、浇水,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发挥优势,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子

“现在正是嫁接、移栽太秋甜柿的黄金期,经过三年的培育,现在我们的容器大苗已经可以移栽,今年九月就能挂果。3月15日我们新一批幼苗将开始嫁接,今年将嫁接10万株太秋甜柿砧木苗。”谈到太秋甜柿的培育情况,倪杨云脸上满是自豪。

2006年,倪杨云响应回乡创业号召,创办南京瑶田园艺发展有限公司,从事绿化苗木培育,2019年在固城街道前陇村新发展了1700多亩苗木基地。太秋甜柿生产管理难度不大、市场空间大、产量高、效益好,非常适合发展庭院经济,形成规模后既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也能增加村集体收入。经过多方调研,认为前陇村水源丰沛、地质适宜,适合种植经济林果。公司紧跟市场变化,寻求转型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绿化苗木育苗经验与技术优势,引进太秋甜柿。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秋甜柿育苗基地,2023年,基地凭借太秋甜柿容器大苗繁育技术被南京市农业农村局评为蔬菜园艺“四新”示范基地。

开拓创新,彰显民企担当新作为

在岗位工作中,倪杨云多次提出发展绿化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的议案建议,为高淳林业发展建言献策。2020年6月他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2020年8月被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聘为南京市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

在他的带领下,多年来,南京瑶田园艺发展有限公司始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基地内修剪的枝条,与农家肥配置后经发酵处理制成基质,达到减少化肥使用的目的,保护土地健康,促进绿色环保。

“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企业才能健康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现在我们基地内林木景观条件相对成熟,我们希望通过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景观打造等,持续推进森林康养项目开发,持续发展休闲农业,争取让瑶田苗木基地成为产业景观化,景观效益化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倪杨云说道。

示范带动,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1年,倪杨云牵头成立了南京瑶田园艺产业化联合体,采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方式,联合其他经营主体共同经营,发挥多种农业主体的经营优势,通过统筹销售、集中售后等形式,为农户提供销售平台,并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助力林业产业提档升级,大大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此外,瑶田园艺积极促进田园经济发展,与固城、砖墙等街镇的几个村达成联营协议,其中有部分免费为农户提供发展庭院经济的苗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苗木在育种、管理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大量季节性就业岗位。每年春季,基地吸纳附近一百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实现村民就近务工增收,人均每月可增收两千多元,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瑶田园艺将坚持走绿色发展和产业创新的道路,依托苗木资源优势,借势打造和提升休闲旅游产业,带动引领乡村经济蓬勃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全区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固城街道将以太秋甜柿、绿化苗木等为抓手,通过打造示范点辐射带动更多农户种植太秋甜柿,将发展太秋甜柿产业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甜蜜事业。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