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化气为宝点“碳”成“金”,江苏泰州“碳”应用产业链初具规模

春分将至,各地都趁着大好春光开展植树活动,而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简称泰州电厂)厉害了!他们随时都能捕集二氧化碳,相当于天天在植树!

近日,4辆满载液态二氧化碳的槽罐车平稳驶出泰州电厂,运往周边的造船企业。“现在算是淡季,平均每天十几车,三四百吨的二氧化碳运出厂区,随着气温逐步升高,我们也将迎来产销旺季。”泰州电厂营销主管封硕介绍,一般每年的5月至9月,厂区槽罐车都是排着长龙等装货。

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二氧化碳的减排及利用技术备受关注。

泰州电厂年产50万吨的碳捕集(CCUS)项目是泰州市对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一项创新之举。碳捕集(CCUS)项目泰州电厂CCUS项目捕集区总占地面积仅1650平方米,在这块狭小的区域,通过运用自主研发的高效吸收剂、集成新型填料、高效胺回收等技术,源源不断地捕集纯度高达99.99%的二氧化碳。

目前,该项目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捕集示范工程,去年6月投产至今,已捕集二氧化碳超过15万吨,相当于植树120多万棵。“CCUS,最关键的就是这个‘U’,把二氧化碳卖出去了、用起来了,才算是把‘捕集—运输—消纳’这个链条真正贯通。”营销主管封硕介绍,捕集的二氧化碳不易长期储存,为实现100%消纳利用,公司成立了营销攻坚小组,锁定焊接制造、工业干冰、高新机械清洗等方面用户,目前已与多家单位签订购销合同。

江苏寰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泰州电厂的大客户之一。该公司主要生产工业干冰、运输销售二氧化碳,年需二氧化碳10万吨左右。“以前都是跑上一两百公里从周边城市拉运,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不仅省时,成本也大幅下降。”该公司营销副总许鹏算了一笔账:制作1吨干冰需要2.5吨二氧化碳,从泰州电厂下单,每吨运输成本节约近15元,一年下来至少省下150多万元的开支。“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优势就凸显了,业务扩展就更有底气。”

如今,二氧化碳正逐渐成为泰州电厂又一项“拳头产品”,惠及周边企业,也成为区域招商引资的又一张“金名片”,实现多方共赢。

据了解,泰州电厂4号机组每年排放400万吨二氧化碳,CCUS项目仅捕集其中八分之一的二氧化碳。下一步,国能集团计划加快研究推进全碳捕集科技创新项目,与相关高校开展多种化工合成原料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正与泰兴经济开发区多家化工企业洽谈,计划新上甲醇、乙醇等有机化工产品生产项目,延长“碳”应用产业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