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银行保险 > 正文
以案说险│广发银行南京分行提醒您:谨防非法“校园贷”

大学新生小美因沉迷网络游戏,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游戏装备造成日常开销严重超支,苦于无钱生活周转的小美,偶然发现微信中有一位备注名为“学生贷”的陌生人请求添加小美为好友,“学生贷”告诉小美可以协助她申请网贷。小美没多想就按对方要求提供了个人资料,以高额利息先后申请了近2万元的贷款。一个月后,网名为“学生贷”的不法分子便开始以“催债”为由,迫使小美不断借新贷还旧债,短短两个月,欠款已近10万元,小美根本无力偿还。此后,恐吓短信接连出现在小美家人、同学、朋友的手机上,最终小美向警方求助。

近年来,大学生超前消费的行为成为非法“校园贷”的温床,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攀比之风影响,产生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这部分大学生,利用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不足、防范心理弱的特点,进行短期、小额贷款营销,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提供贷款的利率是银行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学生通过非法“校园贷”获取资金,易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甚至引发犯罪。放贷人手中持有贷款大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等,对贷款人的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贷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放贷人就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等手段暴力讨债,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秩序造成严重危害。

广发银行南京分行提醒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评估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盲目借贷等行为,培养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如有借贷需求,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远离非法“校园贷”。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