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银行保险 > 正文
以案说险│广发银行南京分行提醒您: 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近期部分不法分子以“代理投诉”名义,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投诉银行或保险机构。

这些不法分子并不具备法律从业资格,却收取高额手续费,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案例回顾

小刘平时因过度消费无力偿还款项,导致信用卡产生了逾期息费。小刘在没有联系金融机构的情况下,通过网站论坛认识了一位“律师”。经过短暂的交流,这位“律师”告诉小刘可以代替他向金融机构进行投诉,通过缠诉、闹访的形式威胁金融机构为其减免息费,并向小刘展示其多个代理成功的案例。

小刘看完这些案例,觉得心里有了底,便按“律师”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卡号、手机号等全部个人信息,并向其支付了3000元定金。过了几天,小刘想向“律师”了解进度,发现对方已删除好友,再也无法联系上。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冒充律师、财务规划师、银行员工等相关专业人士,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专业退费”“征信洗白”“停息挂账”相关的虚假及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成功案例夸大宣传,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噱头进行虚假承诺,欺诈诱骗消费者找其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实则为了骗取公民个人信息,骗取所谓的定金,更有甚者直接实施盗刷。

广发银行南京分行提示广大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非法“代理投诉”等行为侵害防范警惕以下风险:

以不法手段侵占投诉资源,阻碍纠纷正常解决。不法分子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投诉”后,使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渠道和资源,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

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在“代理投诉”过程中,不法分子往往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咨询费”,并诱导或欺骗消费者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截留侵占消费者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

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不法分子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同时消费者也要防范不法分子以“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说辞骗取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的风险。

广发银行南京分行提醒您:非法“代理投诉”风险隐患巨大,广大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选择金融产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防“代理投诉”陷阱。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