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候鸟变留鸟,两对东方白鹳连续三年安家泗洪

交汇点讯 春暖花开,又到了候鸟北归的时候。“东方白鹳非常美,在这里筑巢繁殖整个的过程更加美,所以我想把这些过程记录下来。”在泗洪县魏营镇一处输电铁塔附近,宿迁本土摄影家张连华带着相机,正为这对刚搬来不久的客人拍“全家福”。

据张连华介绍,两对东方白鹳已连续三年在此筑巢繁殖,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早在2022年,张连华就在洪泽湖湿地附近拍摄到了来此筑巢繁殖的一对东方白鹳夫妇。“2022年,我第一次拍到东方白鹳在泗洪筑巢,非常激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仅光顾泗洪,而且能够在这里筑巢、繁殖,真的让人想不到!”张连华说。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张连华就对东方白鹳“夫妇”在泗洪的生活进行了记录,2022年、2023年他连续两年拍摄到了三对东方白鹳,在这里成功繁殖了11只幼鸟。张连华说,“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生长繁殖的过程,以激发大家更加珍惜鸟类,热爱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宿迁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处处长张秀敏告诉记者,东方白鹳是国家保护的珍贵鸟类,对栖息地的条件要求非常高,一方面要求人为干扰少,另外一方面对环境、觅食、生存空间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东方白鹳以前在宿迁很少见,但最近两年在宿迁的一些地区发现并安家落户了,这说明宿迁的生态环境质量近两年越来越好了。

 

为了给东方白鹳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泗洪各方尽心尽力。由于东方白鹳筑巢繁殖的位置位于输电铁塔顶端,宿迁供电部门考虑到供电安全及小鹳们有摔下地的危险,专门安装了护鸟挡板、绝缘保护罩,还搭设了人工鸟巢等,并与镇村一起成立了爱鸟护线志愿服务队。

结合东方白鹳生存环境的要求,魏营镇村将白鹳“家园”附近的纯农业种植模式改为生态经济林下套种模式,如今上千亩碧根果经济林区生机盎然,附近的两千多亩水库水面及附属滩涂、沼泽湿地小气候特征逐步明显,三公里内空气湿度显著提升,植物种类不断丰富,常见各种鸟类40余种,近年夏秋季节多次发现有野猪在林下红薯田内进食。

泗洪县统筹规划,采取外来物种治理、珍稀水鸟栖息地营造、潭-滩岛构建以及水系疏通为目标的多元化修复措施,为鸟类营造良好栖息环境。

“东方白鹳选择留下来,不仅仅是生态环境好吸引了它们,而且村民们对它们的呵护和宠爱,也让它们很留恋!”魏营镇党委书记冯超介绍说,2022年5月,一只雏鹳摔下受伤后被魏营镇庞塘村村民救起,村民们小心救护并主动交至所在村居,村居立即报告镇里,镇护林员迅速赶到现场,将小鹳带到镇医院进行紧急救治。经过镇村工作人员近15个小时的悉心照顾,雏鹳的伤情明显好转,并由县林业中心鉴定登记后移交至湿地鸟类保护中心,进一步治疗和恢复。爱子情深,鸟类亦然,雏鹳的父母竟在时隔四个月后,从魏营飞穿溧河洼,找寻至25公里外的保护区,令保护区工作人员十分惊奇与感慨。鉴于此,保护区便在白鹳恢复后立即放归原生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付晓威 张连华

责编:史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