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苏州九龙医院成功开展复杂心律失常乳头肌室早导管射频消融手术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导致猝死、心脏扩大心衰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高,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律失常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除抗心律失常药物外,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陈润祥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手术。

72岁的陈先生前段时间突然感到心脏不舒服,出现了心悸、胸闷等症状,于是立刻到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就诊。经心电图检查显示为频发室性早搏,但心超未及房室结构和功能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数量多达43856次。考虑到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尿毒症、血液透析等慢性病,药物选择受限且疗效难以肯定,因此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成为陈先生的优选治疗手段。

对于复杂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射频消融,精准定位病灶靶点是重中之重。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病例,陈润祥医生团队在术前进行了充分讨论,多次研读体表心电图,最终定位该病例的室性早搏来源于左后乳头肌。乳头肌部位室早很少见,更容易引起心衰及猝死风险,手术过程中也会有病变及消融靶点部位极不容易到达及稳定贴靠,消融成功率低、复发率高等特点。考虑到手术的难度,团队决定采用心腔内超声(ICE)辅助、顺行法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室,既保证手术的精准,又减少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

术中,陈润祥在患者清醒、局麻状态下行股静脉穿刺,经鞘管送入ICE导管,在X线和ICE指导下安全、精准地完成房间隔穿刺后,借助ICE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下完成左室腔内的三维电解剖结构图,重点描画前、后乳头肌解剖结构。在医生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将经房间隔穿刺鞘顺行法送入消融大头,在ICE辅助下送达左后乳头肌这一目标解剖部位,精细寻找理想靶点图,成功消融。

陈润祥表示,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除药物治疗外,导管射频消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疗效肯定的特点。对于部分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例如乳头肌室早射频消融难度大、复发率高,常需多次消融才能成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乳头肌悬空于心室腔中,消融导管非常不容易到达及贴靠;或者消融过程中由于左心室跳动,消融导管贴靠压力不稳定,压力低了消融能量不易彻底损伤病灶,导致室早消融不成功或者复发,压力高了会导致消融导管脱离消融靶点导致消融失败。

(邹玉芬)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