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盐都:“虾兵蟹将”迁新居 “水上春耕”正当时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渔业生产迎来了种苗投放的黄金时期,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水上春耕”图景徐徐展开。

近日,在盐都区尚庄镇邵氏水产养殖基地,工人们围在一起,仔细挑选优质蟹种。一只只如纽扣般大小的蟹种(俗称“扣蟹”),经过吐泥后,身形完整、发育适宜的蟹种被挑选出来,分袋打包运至成蟹养殖塘口。工人们撑着板船划至塘内,缓缓将蟹种抖出。随着溅起的水花,一只只青褐色的蟹种“跃”入波光粼粼的水中,并迅速向四周爬去。据了解,春节一过,工人们就开始陆续投入到水上春耕之中,今年投放的蟹种全部为基地自行培育,产量达到了7万斤左右。

“基地引进了‘长江1号’‘长江2号’大眼幼体蟹苗,这两个品种具备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产量高等优势。经过前期10个月的培育,现已成长为优质蟹种,这几天正陆续往养殖池塘里投放,预计9月份就能大规模上市。按每亩出蟹300斤算,这个基地2000多亩口,产值应该有3000多万元。”邵氏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邵志华介绍说。

春季对于螃蟹养殖来说,是最关键的时期,投苗决定着来年一年的养殖产量和效益。这时候,抓好蟹塘的水质管理,尽早让蟹种适应“新家”,对养殖户们来说尤为重要。“养殖户在投放蟹种后,要关注天气变化及河蟹摄食情况,同时密切关注水质变化,确保一壳前充足的营养,提高河蟹的体质。”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杨春艳表示,连日来,盐都区水产站安排了专业农技人员,深入塘口指导养殖户开展春放春养工作,接下来,还将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发放技术指导手册等方式,强化渔业养殖服务指导,为河蟹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蟹种,近日,大规模的虾苗投放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日前,在位于楼王镇的盐都现代渔业产业园内,满载“太湖3号”青虾幼苗的增氧水箱运输车停靠在水塘边,农户们将虾苗箱逐个取下,在检查过虾苗存活状态后开始均匀投放。江苏洪竹农业有限公司法人石姬嘉说:“我们的苗种繁育场有500亩,正陆陆续续投放着虾苗,每亩放30斤,大概要放三天。一个多月后就可以收到成虾,每亩塘可以收200斤至300斤的成虾,预计今年收益可达500万元。”

“太湖3号”青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以长江野生青虾等为起始群体进行多代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不用每代配种、可多代利用,还解决了母虾个体较小的问题,上市率提升10%以上,生长速度较“太湖2号”等提高10%以上,同时抗病能力强,在运输过程中损耗相对较小,增产增效显著。

随着新品种的落户推广,盐都现代渔业产业园从“以蟹为主”转为“蟹虾并重”,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下面我们将积极推广河蟹套养青虾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王忠表示。

杨斐 张孜越 杨智超 杨春艳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