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该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创造出一种异于西方的新型现代化发展范式。中国式现代化蕴藏着丰厚的价值旨归与精神意蕴,正以其独特的发展理念形成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人民至上的深切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凸显了“人民至上”“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等重要理念,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崇高使命和理想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至上”情怀,体现在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注重人民长远利益等诸多方面,融合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当中。新时代以来,为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进村入户,悉心指导,用脚步丈量着民情民意。与此同时,国家还投入大量扶贫专款,调派大量扶贫干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21年2月,中国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了“绝对贫困”的世界性难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之发展起点“为了人民”、发展过程“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立场,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与信任。此外,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医疗、养老、人居环境等方面也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等,取得了众多标志性的成果。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矢志不渝地践行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回应人民期盼、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努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种“人民至上”的深切情怀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增添了无尽的动能。
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论断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蕴,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下,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生态自觉,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生态发展的现实状况,明确了坚持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路径,构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中国共产党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践行着中国式现代化,显示出浓厚的生态关怀。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与日俱增,不仅人民群众愈加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各个领域也增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这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完成了价值塑造与理念传播。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体系,重点解决了与人民生活切实相关的环境问题,创造了众多丰厚的生态物质与精神产品,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态发展需要。2023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5.5%,空气质量得到稳定改善,“持久蓝天”的愿景照进了生活现实,中国式现代化用行动兑现了生态诺言。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还促进了城乡生态治理一体化发展,完成了“城市融入自然”和“美丽乡村”协同建设,在全面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有效地推进城乡居民生活的高质量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还体现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始终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凝聚发展共识。
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郑重宣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带领全国人民探索的现代化之路具备着自信自强的历史底气。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熔铸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从实践维度看,新时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伟大奋斗历程,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蕴含了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发出历史主动精神。从价值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品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生态观,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贡献、蓬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充分彰显了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势蓄能。
坚守和平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中国迈向现代化,是和平力量的增长,是正义力量的壮大。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国强必霸”的逻辑,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内在本质,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也顺应了人民期盼,这是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底气和信念所在。
20世纪以来,世界人民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的摧残,饱受战争磨难的人民无比向往和平的国际大环境。众所周知,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充斥着殖民与掠夺、暴力和冲突,给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相比之下,“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积极践行“和合之道”,汇聚“和合之力”,悉力弘扬人类价值。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还实现了谋求自身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的互相融合。可以说,中国坚守和平的发展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注入了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现代化是世界普遍的发展趋势,推进现代化事业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特的价值旨归和精神意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范式、新定位和新高度。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精神意蕴,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凝聚广泛共识,努力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胡倩(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法学博士;本文系202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信仰培育过程研究”〈2022SJSZ019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