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国全面推进特色大国外交,多方位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世界提供发展方向。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交织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既为当前阶段的中国做好顶层设计,又为中国继续推动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基础。
外交是落实对外政策的工具,对外政策的制定服务和服从于国内政治。中国外交政策大体经历了从“一边倒”到对外开放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外交政策的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紧密联系,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外交工作遵循的核心原则和目标。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从提出到探索到深入发展,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逐渐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呈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着眼于建立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道路。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中国式现代化两者之间密切的关系。纵观中国历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与中国外交的发展密不可分。从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后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国外交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为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我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着重加强与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外交关系,以获得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融入国际社会。
20世纪60年代,我国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致力于自我发展与国家利益为主要原则的对外政策。随着“中间地带”的提出与发展,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广大亚非拉国家为维护来之不易的独立,应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推动构建联合自强、反霸反殖的平台,共同促成了不结盟运动的产生和壮大。中国不仅与不结盟运动组织采取了主动的外交发展模式,更与不结盟运动主要成员国在领导人互访、经济互助、文化互动等方面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外交举措,形成了“天然伙伴”关系。广大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也多次在国际场合公开支持新中国,尤其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以国际法的形式确立了对中国的支持。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与中国积极外交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密不可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关系做了较大调整,明确将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最高原则,致力于改善与主要大国关系,以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周边安全、促进共同发展。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国际秩序处在关键路口,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的方案、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始终坚持平等尊重、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在此影响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以政治互信为前提的新局面、以安全互保为依托的新格局、以经济互惠为导向的新途径、以文化互鉴为保障的新发展、以生态互促为牵引的新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得以持续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涵进一步丰富。
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向世界提供了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全球治理等多项公共产品。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边和多边外交关系,这也促进彼此间的政治关系迈入新阶段。中国也致力于与美、俄等国发展大国外交,实现双边和多边外交关系的发展。当今世界,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掀起了一轮争取“全球南方”国家的外交攻势,不断争取“欠发达”国家来稳固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国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国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合作,采取“斡旋外交”方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改善与美、俄等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当今世界,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以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为前提,以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为宗旨,以合作求共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同世界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我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家关系准则,为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郭温玉(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博士后;本文系202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哲学意蕴研究”〈2023SJYB056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