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赏花踏青,“清明经济”不负春光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祭祀英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气。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全国出游人数同比涨幅较大,赏花游、踏青游、采茶游、美食游等成为热点。

一代代中国人在清明节慎终追远、祭扫祖茔,同时又衍生出春游、踏青、插柳、斗鸡、蹴鞠、荡秋千、食青团等相关民俗。宋代理学家程颢在《郊行即事》中这样描绘清明图景:“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历代文人墨客与踏青结下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游春大抒雅怀。现在,人们往往视清明为结伴出游、野外寻春的时节。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复苏、万花竞放,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活力。从南京鸡鸣寺、无锡鼋头渚樱花绽放到兴化千垛菜花一片金黄,或游走在公园湖畔,或漫步于春色山水,都能欣赏到满眼的繁花,感受舒展身心的愉悦。

赏花旅游加上民俗文化,成为今年清明假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各地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并注重挖掘清明节民俗文化,结合当地特色,丰富人们的节日活动。比如,有的博物馆推出“品读民俗绘纸鸢,敬献鲜花忆先贤”活动,有的地方推出“清明泉边话插柳”“说寒食、吃春饼”“玩转蹴鞠”等一系列活动,满足人们回归传统习俗的需求,体现出清明时节拥抱春天、促进身心健康的文化内涵。

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从历年清明节来看,这一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成为推动消费市场繁荣的重要动力。今年3月以来,全国“赏花经济”“春日经济”热度持续攀升。“春日”+“假日”促消费的叠加效应,在这个清明假期更加凸显。菊花盛、青团旺、风筝俏、旅游热……今年清明小长假,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的态势,并在传统消费领域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元化的消费热点。穿着汉服在春风里裙角飞扬,跑一场“热辣滚烫”的马拉松,在试驾新车里赏春光……新消费场景,丰富了人们的假日生活,也成为展现中国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

小长假撬动大市场,长期以来是中国释放内需潜力的有效引擎。其中,离不开一系列传递着“春天消息”的暖政策。比如,国家鼓励和推动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撬动消费大市场。今年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在700亿元左右,汽车、家电、家居换新支持政策和清单即将出炉。无锡等地乘着“换新”政策东风,以“春日繁花”为主题,开展春季促消费活动。不少商家推出多样商品,并在服务上做加法,激发市民“焕新”热情。节日期间,各大商超人头攒动,市民逛车展、看家电热度升温。小长假消费市场热是政策效应的彰显,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假日经济热背后,显现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折射出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清明,是“歌哭悲欢城市间”的传统节日,是“万物复苏叠翠青”的自然节气,也是“三三五五踏青行”的闲适假日。或许,我们的先祖把清明节定在生机盎然、繁花似锦的春日里,正是想告诫我们,人生短暂、春光易逝,何不善待生命、珍惜当下!清明扫墓之际,也是亲人团聚之时。何不约上亲朋好友赏花踏青去,诗意的春光岂能辜负!在这个有着多元寓意的节日里,愿我们带着感恩、敬畏,笃定信心、继续前行!

(杨丽)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