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速救援先交“保证金”?别信!交警提醒别落入“救援陷阱”

长途出行,万一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该怎么办?有的驾驶人“情急之下”会在网上搜索救援电话,殊不知一不小心,很可能就落入了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

近日,福建省高速公路南平道路勤务中心建瓯路勤站接到12122路网平台转发的拖车信息,一辆小车在京台高速建瓯往福州方向的西培岭隧道出口抛锚,需要施救。路勤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

原来,车辆抛锚后,车主吴先生在网上搜了一个救援电话,没想到对方让他添加微信,并要求他预先转账1850元的定金,说是怕工作人员空跑。

也就是说,12122路网平台接到的求助电话,是微信中那个自称“救援人员”的陌生人拨打的。而他帮助拨打了这个求助电话,就赚了吴先生1850元钱。

事后,车主吴先生立刻向公安机关报了案,目前案件正在处理过程中。

无独有偶,李先生前两天在沪蓉高速行驶时,因轮胎爆胎需要拖车,也在网上搜了一个“救援”电话。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后,对方表示可以拖车并换胎,但是需要先支付1500元购买轮胎的费用,随后又要求支付500元咨询费。就这样,李先生先后两次共给对方转了2000块钱,可转账后一个多小时对方都没有人来。这时,恰好湖北高速交警巡逻路过此处,发现了正在等待救援的李先生。

这时,被告知有可能受骗的李先生再次联系这家“施救公司”要求退钱,对方只同意退还200元,再给他们打电话就已经不接了。随后,交警连同当地110指挥中心跟进处理此事,并通过联系平台维权保障部门,帮助李先生追回了被骗费用。

 

不法分子套路多 警惕道路救援诈骗

面对近期多发的此类诈骗案件,民警提醒广大驾驶人不要轻易上当,尤其是那种要求先转账再救援的,可以直接拒绝。

针对此类诈骗方式,民警梳理了不法分子所用的套路:首先,他们会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诱导需要道路救援的驾驶员主动“上钩”;一旦有人主动联系,不法分子会伪装成正规的道路救援机构,并要求添加车主的微信;添加微信后,下一步就是开始要钱了,不法分子会要求车主支付救援定金,表示收定金是为了防止工人跑空;等到钱款到手后,这些不法分子即以各种理由拒绝前来救援,并将受害人拉黑,以此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福建省高速公路南平道路勤务中心建瓯路勤站站长 叶辉:如果我们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以及遭遇事故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相信网络上所谓的救援电话跟救援信息,一定要拨打我们全国高速公路的统一救援电话12122。

高速交警再次提醒,高速公路为全封闭道路、车速快,如果遇到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先确保安全,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切勿“病急乱投医”,不要相信随意在网上搜来的所谓“救援电话”。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