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宛新平:这条路,何以永驻“心田”?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清明期间,安徽合肥肥西县延乔路,前来祭奠的少先队员和市民络绎不绝,鲜花铺满了花坛。每一朵鲜花,都似革命先烈的英魂,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绽放,见证中国之“繁花似锦”。

心怀敬仰,缅怀英烈、慎终追远。在延乔路上,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踏上这条“红色之路”,感受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革命烈士那种宁死不屈、舍我其谁的战斗精神,至今历久弥新,教会我们“不忘本”。陈延年、陈乔年同是陈独秀的儿子。哥哥陈延年于1927年7月4日晚,在上海龙华监狱被国民党军警杀害,临刑拒不下跪,被敌人乱刀砍死,时年29岁。弟弟陈乔年在哥哥牺牲第二年,即1928年6月6日英勇就义,时年26岁。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再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更可“近距离”品读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从中升华思想境界,砥砺爱国之志。

延乔路不长,全长1.2千米,这条贯通历史和未来的“红色之路”,却承载着厚重的英烈精神。陈延年、陈乔年的生命虽短暂,却如流星划过夜空,璀璨而耀眼。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延乔路由此得名,并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清明到来,从老人到小孩,从老师到学生……人们纷纷用“献一朵花”“鞠一个躬”“献一幅画报”等特别的方式,来到先烈们曾经为之战斗、拼搏过的地方,向历史致敬,向英烈精神致敬。慎终追远,无比动容。有网友表示:“多希望你们能看到新时代中国!”如今,这盛世,正如你所愿,神舟飞天、蛟龙入海、航母下水、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粮食连年丰收、数字中国日新月异、大国经济高歌猛进……“延乔路”的尽头,已通往“繁华大道”。

山川同念,英魂永存。一条路,何以永驻心田?这是因为,人们从未忘却,今日之繁盛,从来不是凭空从天而降的,而是靠着革命先烈一点一滴打拼下来的,盛世繁华是用鲜血换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承载着14亿多中华儿女共同梦想的宏大愿景正在多彩打开。越是伟大的梦想,越需要万众一心、砥砺奋斗,以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迎难而上、突破难关、共赴远大。我们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遍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场景的新时代奋斗者,都当弘扬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

一寸山河一寸血,精神丰碑今朝。奔赴充满希望的未来路上,更怀念,曾经出发的地方;更汲取,源远流长的英烈精神。清明到来,人们不约而同在延乔路路牌下,献上一束束鲜花,告慰先烈、致敬英雄!此刻,我们每个人都心灵都是共振的。这是因为,共同汲取历史的“营养液”,打开一幅奔向民族复兴的壮阔图景,我们目标同向、行动同心。愿延乔路上的鲜花永远盛开,愿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