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推荐 > 正文
3500亿!南京这样“算”

南京算力产业发展日前再传佳音:坐落于南京麒麟科创园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麒麟智算中心)二期已基本建成,算力能达到每秒180亿亿次(八进制下1800Pops),成为长三角地区已经投入运营的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全国产化智算中心。

统筹优化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支撑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发布的《南京市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算力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

南京算力建设进展如何?如何加快算力的应用赋能?未来,又将如何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夯实基础

每秒180亿亿次的算力是个什么概念?麒麟智算中心运营总监洪晨曦举例说,假设全中国14亿人每秒钟执行一个1+1=2的计算,那么180亿亿次,需要14亿人口不眠不休地算上40年。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

据悉,该中心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分三期建设,一期能提供的算力是每秒80亿亿次(八进制下800Pops),如今二期建成,总算力较一期实现翻番。

随着人工智能赛道竞争白热化,算力支撑成为“加速超车点”。目前,麒麟智算中心二期部分设备已投入使用,吸引了不少人工智能企业上门寻求合作,二期上线的算力已被抢购一空。

算力基础设施是算力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主要载体。目前,全市已上线运营智算中心4个,智能算力规模超2000P FLOPS(FP16)。2023年,麒麟智能计算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南京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运维大厅。

在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以下简称江北新区智算中心)运营大厅,数排机柜整齐“列队”,24小时不间断运转,超大屏幕上显示着各种信息,技术人员正据此进行算力中心的维护和技术支持。一旁的机房内,几口“黑箱子”装的是核心模块,扮演着整个计算中心“中枢大脑”的角色。

据了解,江北新区智算中心一期总投资2.9亿元,建设40P(每秒4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算力,是华东地区第一个采用软硬件全栈自主可控技术路线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自2022年4月投运后,向产业端、科研创新端等机构和企业提供算力服务,已成为省市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核心人工智能基础平台。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算力设施升级,到2025年,全市数据中心总规模达到25万标准机架,总算力超8.5E FLOPS(FP32),可统筹智能算力超6000P FLOPS(FP16)。

同时,打造南京都市圈、长三角重点城市算力设施3ms低时延圈,南京市内算力设施时延不高于1ms。存储总量超6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40%以上。

筑牢算力基础设施,推动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提出统筹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一是优化完善数据中心

加快超大型数据中心升级完善,推动“小散老旧”数据中心开展绿色化改造和迁移整合,加快先进存储技术的部署应用。

二是加快智能算力资源部署

推进现有智能计算中心提升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运维水平,加快基础电信运营商、重点企业智算中心项目建设。

三是优化提升网络运力体系

推进南京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升级,支持江北新区探索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加快400G/800G高速光传输网络在算力基础设施间部署,引导基础电信运营商将光传输设备向用户侧部署。

打造场景

ChatGPT爆火以来,国内掀起AI大模型热。抓住大模型的新浪潮,算力支撑至关重要。

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人员正通过江北新区智算中心提供的国产化人工智能算力支持,打造一项名为“金陵·女娲”的科研大模型,可帮助研究人员从生物底层信息出发探究生命体的新规律,产出后在小核酸药物研发、合成生物学、精准医疗等领域都能“大显身手”。

充分调用算力资源,拓展算力应用场景,推动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落地,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与东南大学合作电磁应用、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大豆智慧育种……自运营以来,江北新区智算中心已与高校科研团队孵化多个科研大模型,可应用于人工智能生物学、EDA、智能制造和智慧育种等产业,在各行各业释放着创新活力。

此外,该中心还成功上线多款主流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并与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达成智能决策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合作。

“由我们提供算力支持,企业可以像购买水、电、气等城市公共资源一样购买算力。”江北新区智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与3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完成国产算力迁移适配百余家,中心的算力资源已全部供应给企业、院校机构。

麒麟南京智算中心同样抢手。“目前,中心已打造30多个大模型,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寒武纪行歌等上百家科研院所、高校机构、创新企业提供算力服务,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超亿元,增加经济效益超10亿元。”洪晨曦告诉记者。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机房。

“我们寻求合作的方向之一,便是云平台服务器及算力资源。”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打造的“T3出行服务大模型”,能够依托大模型自动、高效地回答操作指南、订单处理、紧急情况、相关政策要求、安全知识以及人员招募等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3月27日,南京发布18个人工智能优质应用场景,“T3出行服务大模型”是其中之一。“在其他各类服务行业中,均可阶段性替代客服、业务指引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南京领行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3月27日上午,南京市举办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暨人工智能优质应用场景发布会。

以场景创新牵引供给创新,聚焦行业痛点、难点问题,打造底层技术和应用协同的“试验场”。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人工智能优质应用场景发布聚焦“AI+工业”“AI+电力”“AI+交通”“AI+医疗”“AI+信息消费”五大领域18个场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探索落地更具前景的人工智能创新模式和产品方向。

《行动方案》提出,围绕工业、金融、医疗、交通、能源、教育、文旅、电商等领域培育示范应用项目,到2025年,打造10个以上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

南京正加快提升智能算力供给效率,推动算力由“可用”“能用”走向“实用”“好用”。

构建生态

当一辆智能驾驶汽车行驶在马路上,如何更快速、更精确、更安全地实现障碍物检测和避让、车道的识别、智能调速等操作?

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后摩智能,去年发布首款存算一体智能驾驶芯片——鸿途™H30,突破芯片算力和功耗的瓶颈,实现了芯片能效比的飞跃,为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车产业带来更多更新的解决方案。

高效的AI计算能力成为智能驾驶普及应用的重要基石。据悉,后摩智能的第二代产品鸿途™H50已经在全力研发中,将在2025年支持相关车企的车型量产。

新质生产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竞争,不仅体现为算力算法的竞争,还体现在赋能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竞争。

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院供图

记者获悉,南京支持中国信通院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人工智能芯片仿真和测试、自动驾驶仿真评测、安全保障等人工智能试验评测环境和平台。

目前,麒麟智算中心依托人工智能行业技术领军企业,以应用需求为牵引,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人工智能普惠算力,更好地服务我国人工智能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围绕先导区“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特色,先行先试探索新模式。围绕电力、石化、钢铁、汽车等行业以及制造、能源、文旅、卫生等领域持续挖掘发布了一批示范场景和案例。2021至2023年,全市共有115个产品和方案入选“江苏省人工智能优秀应用解决方案和融合创新产品”。

“到2025年,全市算力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为完成目标任务,《行动方案》部署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快高端智能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硬件产业,以及智能管理、算力调度等软件产业发展,提升技术和产品供给能力;

引导算法企业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创新合作,推进算法在各行业领域融合创新;

通过企业算力部署与应用,联动网络、芯片、大数据、数据中心等产业,培育形成更多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圈。

二是推动产业开放合作

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动在网络、算力、数据等层面开展先行先试;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战略部署,拓展区域产业发展空间;

举办专项算力交流活动,推进算力发展国际交流合作。

三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深化算力资源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

围绕企业核心业务上云、设备和数据上云、基于“数据+模型”创新应用三大方向,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算力是支撑“算力与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也是驱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南京将算力作为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不断提升智能算力供给效率,积极构建算力产业发展生态,通过“强算赋能”,助力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