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国车企为德国电动汽车市场注入强劲“智能动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阮佳闻)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积极探索国际市场,寻求全球化的发展机会。德国作为传统汽车大国,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重要合作伙伴和目标市场。

过去几年里,德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市场,还定下了到2030年拥有15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以实现交通领域的气候中和。这对于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领域世界领先的中国车企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与合作空间。 德国汽车专家托马斯·凯福认为,出海的中国车企不仅将前沿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国际市场,更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价值链体系:“在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中国电动汽车研发效率高、车型迭代周期短,德国汽车市场无疑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益处。以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蔚来为例,除了注重用户体验的中心外,它还在德国设立了设计中心和创新中心,如今又新建智能驾驶技术中心,为德国电动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智能动力’和竞争力。我相信,德国车企也将因此加快电动化和数字化的进程,与中国同行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实现互利共赢。”

凯福所说的智能驾驶技术中心于当地时间4月8日正式在德国首都柏林启动。据该中国汽车品牌欧洲自动化驾驶高级总监米尔科·罗伊特介绍,他所带领的团队将在该中心主要负责开发和验证所有车型特定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所有车型都保持‘未来就绪’的状态,随时可以进行远程无线升级。这种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创新技术将助力中国车企成为推动德国乃至整个汽车行业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和来自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同事们都深感自豪能够为此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技术的进步将带来多赢的局面。”

在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看来,来自中国的跨国车企通过不断提升本土化研发能力,为欧洲用户提供具有开创性的技术解决方案,不仅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也为德国汽车产业的转型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相信,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全球创新的典范。尤其是在智能化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对德国车企来说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为实现气候目标,需要有更多的纯电动汽车在德国道路上行驶。遗憾的是,德国在汽车电动化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因此,我希望市场上能够出现更多电动汽车的选择,尤其是拥有性价比优势的电动车型,以推动德国更快地实现电动汽车转型。”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