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自动免密充值?该“抽”醒的不仅是家长和孩子

近日,“男孩玩游戏充值上万元父亲连打自己十个耳光”一事,引发热议。响亮的耳光抽在了这位自责父亲的脸上,同时,也抽在了诸多家长的心上。

4月8日晚,一名父亲发视频称,9岁儿子在玩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时,10分钟充值了6400元,并且充过一次之后就自动免密支付,“就这几天,花了一两万”。视频中该家长表示“子不教父之过”,“必须把儿子送到派出所,再找学校和游戏公司,先扇自己10巴掌”,被一旁的儿子哭着阻拦。随后,涉事游戏公司及时退还全部充值。

事件一出,评论区各种声音纷至沓来。有提醒家长引起重视的,有鞭笞游戏公司的,还有呼吁国家出台硬性规定的等等。

诚然,小孩子对游戏内容理解不深,自控力又差,很容易花冤枉钱,这就要求家长作为监护人要提高警惕,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充值金额,时不时检查一下孩子的账户,了解他们的钱花哪儿了。此外,还要教会孩子分清楚“需要”和“想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使其免于落入各种游戏消费“陷阱”。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摒弃无节制的游戏消费,将游戏时间用在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上,做更多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事。

本次事件的另一关键信息在于“充过一次之后就自动免密支付”,这种近乎“挖坑”的做法,很容易让消费者特别是辨别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跌入其中,不经意间做出“坑爹”的事。很多应用性的消费方式,号称免密支付时会有提示,但提示往往非常快速且不显眼,有的甚至用一次就默认后期全部“免密支付”,大人稍不留神都会忽视何况小孩。而要关闭自动扣费,往往流程会比较复杂,多数需要手动取消,如果忘记手动取消,自动扣费就会一直存在。想要要回充值的钱也并非易事,未成年人充值以后的追索过程非常麻烦,游戏公司往往会设置重重障碍,与“秒”级的自动扣费相比,退费通常会经历漫长的等待。如果游戏公司能精准识别年龄,针对16岁以下玩家(已经有软件能够做到精准识别年龄,或者接入公安系统)禁止显示充值服务、玩游戏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一旦违反规定后台就对其强制下线,此举或可有效防止小孩沉迷游戏。

近年来,因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而导致亲子关系破裂甚至酿成悲剧的事件屡见不鲜,相关部门此前也出台过防沉迷的相关规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规定的执行过程中,各方仍应加大监管力度,打击网络游戏中的不良诱导行为,进一步完善游戏充值管理,充分保护游戏玩家,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教育部门,学校也应及时“补课”,普及网络游戏的危害以及网络消费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辨别和自控能力。只有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才能为祖国的花朵营造一个安全文明、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龚雪)

责编:钱晶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