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大丰区大中街道:三把“金钥匙” 打开富民“强村锁”

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不断探索和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认真谋划,挖掘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用三把“金钥匙”打开“强村锁”,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全街道2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722.29万元,其中有5个村超过了100万元。

“组织引领+完善机制” 推开发展大门

该街道通过“头雁领航”、组织护航、完善机制,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创收。

配强“领头雁”。全街道20个村中有6名是80后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有12名经济发展能人进入村级领导班子,有效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用好“指挥棒”。建立健全“发展退位、干部让位”用人机制,完善绩效评判方式,大力开展“三拼”活动,通过“大中讲堂”登台发言,每月向街道班子成员和各村党组织负责人汇报工作思路和工作成效,让大家评判。对先进的村点赞述评并颁发“争先旗”,对后进的村把脉问诊并登台表态发言,推动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调好“减压阀”。精研细磨村集体经济发展容错机制,鼓励基层党员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在全街道营造鼓励创新、宽容纠错的良好氛围。

“人才铺路+平台推动” 拓宽发展路径

通过“专家请进来,队伍带起来”,采取招引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凤还巢,搭建平台,让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

阜北村通过“资源共享、能人带动、技术入股”,推动设施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大棚经济,通过“借鸡下蛋”实现了集体经济“无中生有”,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推行“能人主持项目、乡贤回乡创业”方式,鼓励乡贤能人带头创业致富。

草莓种植能手朱正磷大学毕业后,在村里的帮助下,办起了10个草莓大棚,从而带动了全村大棚经济的发展。

目前,大中街道不断创新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联结发展模式,培育致富发展“土秀才”,聘请职业经理“大管家”,直接参与家庭农场、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产业,集体经济发展不但有了“领头雁”而且有了“主心骨”,形成了“头雁竞飞、群雁齐飞”的发展局面。

“资源整合+抱团联建”增强发展动力

不断探索组织联建、产业联合、资源联通、效益联享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六种经济”发展模式,彻底改变过去各村“单打独斗”闯市场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产业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让“小特色”引来“大机遇”“小集体”撬动“大项目”。

同德、德丰等村与晋丰、晋北联营冷库项目,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后年可增收10万元。元丰、红花、大新等村通过与周边村、园区对接开展垃圾清运服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收入10万元。同时围绕恒北早酥梨主导产业,通过“项目引领”“土地入股”,鼓励附近村发展梨果业1000余亩。抱团发展抓共建,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实现“强强联手”“以强带强”,让资产、资源、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实现从“一村强”到“村村强”。

同德村此举,既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发展后劲,预计今年村集体经营收入将突破250万元。(方勇 卢春桃)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