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汇聚合力,让未成年人不再沉迷短视频

近年来,短视频受到互联网用户青睐,未成年人上网看短视频也愈发普遍。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1亿,其中11.9%的未成年用户在工作日平均看短视频超2小时,7.2%的未成年用户在节假日看短视频超5小时。短视频沉迷极易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一些不良信息还会产生误导,进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觑。

让人“欲罢不能”的是些什么样的短视频?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未成年人心智并不成熟,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用于刷短视频,不仅可能受到“三观不正”视频的毒害,还可能受到诱导充值打赏,遭受财产损失。防范短视频沉迷,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防未成年人短视频沉迷,就要营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网环境,需要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平台能够加强管理,要能“责”字当头。既要充分担起社会责任,多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瞄准未成年人需求,多发布、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也要加大软件平台对短视频内容的监管力度,同步进行人工审核,屏蔽各类低俗、负能量的视频。平台多担一分“责”,多担一些“任”,把“责任”两字压实,让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监管,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才能更好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在制度上,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平台责任。近年来,从出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文件,到实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青少年设置起“防护网”。当然,下一步仍须与时俱进,以制度刚性建好“防火墙”;在技术上,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推动责任落细落实。

除了平台要压实责任、监管要到位,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过精神充盈的生活。前不久,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提到,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间活动不仅有助于预防近视,对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身体发育、社交能力培养更是不可或缺。

身处互联网时代,家长可以先从自身做出良好示范,少看手机,少刷视频,腾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阅读、观影、聊天,多组织一些郊游、逛展等亲子活动,在现实中增加孩子的兴趣爱好。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无法陪伴的情况下,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

未成年人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主体,防止短视频沉迷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集聚众智、汇聚众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生态,确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网,互联网必将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长进步,让他们的生活更多彩。(安心)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