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朔尔茨访华团随行记者打卡798,感叹中国发展巨变丨世界观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赵丽)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结束了在华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介绍,朔尔茨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就中德关系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16日晚,在即将结束此次中国行程之际,朔尔茨来到了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家北京菜餐厅,会见数十位记者。随后,他参观了艺术区内的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Goethe Institut),并与文化和社会领域代表互动交流。

公开资料显示,歌德学院成立于1988年,是德国在华第一家文化中心,致力于推广德语、促进中德文化合作以及传播德国最新信息。

在参观间隙,中新网记者见到了德总理访华团随行记者斯特凡·德特延(Stephan Detjen)。回顾本次来华之旅,斯特凡表示,中国给他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变化”。

1988年,当时还在读书的他首次来到中国。如今,他已成为德国广播电台资深记者,经常造访中国,他表示,每每来到中国,都不禁感叹这里巨大的发展变化。

“36年前,我曾去过重庆,这次故地重游,看到它已经发生了巨变。我不禁感叹中国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非凡的现代化成就已经惠及了社会方方面面,”他还表示“德国历任总理都对中国发展印象深刻。”

斯特凡高度赞赏中德两国人文交流。他说,许多德国民众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他们对中国社会很好奇,中国的艺术、文化和科学都非常吸引他们。我看到两国高等学府之间开展了许多人文合作。”

作为国际游客重要的艺术目的地,北京798艺术区不仅是中华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漫步在夜晚的798园区,斯特凡注意到歌德学院所在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群落,这座经典的弧形建筑厂房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中德合作的珍贵样本。

斯特凡向记者分享,包豪斯建筑群是东德建筑师的工业设计作品,许多欧洲城市也有类似的作品。“从前这里是工业园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空间,我觉得非常有趣,这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地方。”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