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武进国家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工程,聚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紧紧锚定“科技创新”这个主攻方向,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新量”。
爱安特技术(常州)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创新研发的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IT平台——“烛龙系统”新近投入使用。在该系统的支持下,设计一张图纸仅需要大约3秒钟,效率优化达上百倍。常州星辰新能源有限公司全钒液电池储能系统已进入量产,年产值可达10亿元。该公司长期与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材料企业创新和技术突破,把高校实验室成果转化到企业产品中。在金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只巨大的“黑色手臂”从空中呼啸而过,它在距离地面近10米高度的位置停下后,迅速抓取一摞堆叠近5吨的货物放入柔性托盘,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实现了物品的快速出库。这款T800空间机器人可以配置于层高8—10米仓储车间,以它为代表的T系列产品已被喻为“空中舰队”,是打通空中物流赛道的关键产品。常州纵慧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在《自然·通讯》线上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展示了用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创新产品——超小发散角AR—VCSEL(增透型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该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包括小发散角、高亮度和单模光功率等,显著提高了基于VCSEL的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和分辨率,让车载激光雷达的感知更加精准、感知距离更远。
武进国家高新区以培育发展新动能、锻造新质生产力为目标,聚焦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向,持续优化科技型企业全周期成长路径,形成以领军型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集群。全年力争签约科技型项目不少于100个,力争认定高企200家,保有量达550家;力争累计认定独角兽(含潜在)企业10家、瞪羚企业75家,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多措并举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外延式“量的扩张”转向内涵式“质的提升”。
朱成山 何宇(作者分别为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武进高新区社会工作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