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文化中国行】姑苏城内话江南 吴侬细语说“新”韵

中国日报网苏州4月21日电(记者 曹静) 4月20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看中华传统文化在一片古街区里的传承与发展。

熙熙攘攘的平江路

平江路上游客熙熙攘攘,走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之间。一位苏州本地小伙带着他来自意大利的朋友来到街区游玩,他说,这里能让朋友直观地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貌。据工作人员介绍,街区现存的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这条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老街是“背包客”的目的地,也是“老苏州”的家。据介绍,自1982年苏州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当地以“全域旅游”和“苏式居住”为定位,开始实施平江路风貌保护、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等工程,挖掘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文脉内涵,让古老的江南水乡焕发出新韵味。

如今,平江路上处处能感受到传统江南文化的新活力。据一家丝绸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店内的丝巾设计融入了苏州园林、中国传统文化等元素,并通过工艺创新,将绫、罗、绸、缎四种加工工艺两两结合,在“缎”上织“绫”,在“绸”上加“绫”,不仅受到游客欢迎,也成为苏州本地人馈赠亲友的选择。

除了丝绸店铺,平江路上还有很多昆曲、评弹小店,让游客在小桥流水旁,体验到吴侬软语的传统魅力。

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告诉记者,苏州对古城区和历史街区进行综合利用,修缮保护了古老建筑,改善了当地人的居住条件,同时把空间资源腾迁出来,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

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接受记者采访

几位穿着汉服的山东姑娘慕名来到平江路,感受江南水乡的气质。她们说,下次要挑一个不同的季节,体验苏州的另一种韵味。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