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香江观澜:变中寻机,香港航运业需加快升级转型

中新社香港4月21日电 题:变中寻机,香港航运业需加快升级转型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据国际航运研究机构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香港去年港口货柜吞吐量首度跌出全球前十,引发社会对“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不保”的担忧。虽然单一数据不能完全反映香港航运发展,但数据变化应为香港业界敲响警钟,加快升级转型势在必行。

不可否认,作为国家唯一自由免税港,香港航运业在全球备受认可。如在反映全球航运中心综合实力的《202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中,香港排名全球第四;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全球指定的4个海事仲裁地里,香港赫然在列;更遑论香港还拥有清关快、效率高、稳定营商环境及法律体制完善等优势……只要好好发挥这些条件优势,香港航运业仍然大有可为。

 

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固守传统优势显然已不足够。香港曾为全球第一大货柜港。随着国际贸易结构变化、科技发展,特别是中国内地港口设施不断完善,相较之下,香港因费用较高、港口自动化程度不足等原因,在全球排行榜上排名不断滑落,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香港又需如何应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的话给出答案:“香港人应该认识和面对当前大潮流的转变,和过去的经济转型期一样,不怨天不尤人,积极作为,创新创造,应变懂变。”

对香港来说,应变之一在于紧随业务发展潮流,加紧自身软硬件建设。如今,判断一个地方航运竞争力最重要指标不再只是货柜吞吐量,同时还包括有无提供专业的高增值服务。且现代航运业的其中两大特征,一是数码化、智能化,二是绿色低碳,都是香港航运业亟待发展的。

于是,去年底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到了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建设绿色智慧港口提升竞争力等。下一步特区政府要做的,是研究相应具体措施,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

应变之二则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合作。上述机构公布的统计中,深圳港和广州港的货柜吞吐量分列第五和第六。除此之外,珠海港、东莞港也早已迈入亿吨大港行列。近年来,更是通过“大湾区组合港”的模式串联起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进一步提升区内资源要素便利化流动。

从这个角度上说,香港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在海事法律、保险、融资等专业服务上的优势,加入“大湾区组合港”,合理利用资源,既可提升大湾区港口的活力,又能使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得到保障。

“实现由治及兴,需要把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好、发挥好,使一个个‘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就像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日前所说,香港有不少“金字招牌”和传统优势,但这并非一成不变,只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积极创新,才是强化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