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斗蛋、吃藕、做烧饼……民俗学者解读盐城立夏习俗美好寓意

新华报业网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盐城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月5日下午,立夏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在盐都区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办。

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说,盐城旧俗忌此日无雨,谓之“立夏不下,高田不耙”,“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旧时盐城,有煮蛋(鸡、鸭、鹅蛋等)、做烧饼、吃甜菜等习俗,少数地方还流行裹粽子和煮藕的习俗。这天,小孩一早起床,趁天未亮时坐在榔头上吃蛋,吃不完的蛋则用红绿线丝结成的蛋挂在颈项上,让小孩子比蛋、斗蛋,吃蛋。穿美观大方的老虎鞋,传说,不出太阳吃蛋,人就不会“疰夏”(夏天不生病),“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吃了黄烧饼,人就不会得热黄病。小孩吃,寓意着会长成“藕节节”一样的壮实。还有持秤置筐称体重的习俗,老盐城人认为称了体重并记载下来,可以不“疰夏”。讨要七家的米或麦做饭。试穿葛衣,搭凉棚,挂珠帘,准备夏令用品。儿童到郊外,搭建野灶,用蚕豆、笋和米做饭。采夏枯草,煎汁熬成膏药,治疗多年损伤。此日前后一个月,养蚕人家关门闭户,亲友睦邻及闲杂生人不得随意进入,乡里之间的往来,包括庆祝、凭吊,都暂停。

现时,盐城民间吃蛋、挂蛋网的习俗仍然普遍存在,探究立夏吃蛋的象征意蕴,其中还寄寓着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也是鸡蛋。盐城民间有种说法,小孩立夏吃蛋,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鲤鱼跃龙门,希望儿女成龙成凤。

本次活动是盐都区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之一。书围绕立夏的由来、习俗、传说及文创产品开发等进行研讨,书友们还参观民间收藏家杨建提供的立夏主题藏品展,参观实践盐都区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王璇一)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