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县域文旅热”,让“小城故事”更精彩

□张佳

今年“五一”假期,文旅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各地景区人流涌动。初步统计显示,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3.6亿人次,日均超2.7亿人次。假日经济不断升温,文旅产业加速释放消费市场新活力,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动力。

与各大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继续上演“人从众”模式相比,一些县域景点在“五一”假期显得更加从容、富有亲和力。“五一”小长假期间,一些小而美的县域景点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相关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印证了县域小众景点日益受到青睐。

“县域文旅热”,是政策扎实落地的表现。县域文旅火爆,离不开政策的规划和引导。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一些小县城借助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创造县域独特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激发远超本地辐射范围的消费动能。事实上,县域旅游热,并不只是美丽的乡村风景,而是其中蕴含的高品质生活空间,这恰恰构成县域旅游竞争力的内核要素。

“县域文旅热”,是文化自信增强的折射。县域旅游火爆看似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正如有网友评论道:“北欧的风光在新疆就能找到,马尔代夫的海岛风情在海南便可体验,大熊猫繁育基地更是世界独有,在中国旅游,真好!”譬如,湘西州将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与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挖掘整理村落、景区内非遗资源,施行整体性保护,丰富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景点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找到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重放光彩。

“县域文旅热”,是经济内生动力的展现。县域旅游的火爆,看似偶然,其实自有道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近年来一些县城持续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科技赋能等方面进行建设,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日益成熟,为县域旅游热提供基础。通过发挥文旅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以“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乡愁同在,“诗与远方”接地气、聚民心,让群众和游客在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县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是联结城乡关系的纽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泼天的富贵”像雨水一样降临,县域的文旅土壤也要主动改良,让大众的热情开花结果,“小城故事”定能更加精彩。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