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在华14年,塞尔维亚籍专家“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 | 世界观

中新网5月11日电(莫红娥 孟湘君)娜塔莎·拉多萨夫列维奇·加贝洛娃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14年,她来自塞尔维亚,与中国有着不解情缘。日前,她接受中新网采访,讲述了自己“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的感受。她表示,中华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

娜塔莎说,“深厚的中国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籍专家娜塔莎·拉多萨夫列维奇·加贝洛娃(右)体验中国非遗文化。 受访者供图

对于中国的茶文化,娜塔莎潜心研习,颇有心得。她发现,在备茶和品茶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氛围。

“中塞两国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让人着迷。”娜塔莎说,“尽管我们隔着千山万水,但是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在我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共鸣。”

在娜塔莎看来,中塞两国人民都重视家庭团聚,强调家庭关系,尊老爱幼。两国既注重对各自文化的传承,又能认识到相互理解与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塞尔维亚语教师,课堂上,娜塔莎也经常给中国学生们讲解一些塞尔维亚的文化。看到学生们对塞尔维亚习俗展现出的浓厚兴趣,娜塔莎感到很欣慰。她相信,这些文化交流的美好瞬间,为巩固塞中两国间的友谊发挥了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籍专家娜塔莎·拉多萨夫列维奇·加贝洛娃(右五)和她的学生们。 受访者供图

位于塞尔维亚首都的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开设汉语、传统乐器、书法、太极等课程,是塞尔维亚民众了解中国和体验中华文化的便捷窗口。对此,娜塔莉表示,“我的塞尔维亚朋友们现在也有同样的机会。虽然我们远隔万里,却能共享相同的体验。”

娜塔莎还表示,中国和塞尔维亚的文化合作前景广阔。她相信,通过文化演出、艺术展览等形式不断开展交流,中塞两国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既能丰富两国人民的生活,也能让世界更加和谐。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