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世界说】“可剥夺的生命权”——美国艺术家揭开星条旗下的枪“殇”

中国日报网5月13日电 美国的枪支暴力由来已久,同枪支文化、个人权利、利益集团、党派政治等诸多问题纠葛在一起,长期困扰着美国社会,严重侵犯民众生命权,成为美国社会中难以抹去的人权污点。近日,一幅在国会山附近展出的装置艺术作品揭示了枪支泛滥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沉重危害,凸显了美式人权之殇。

这件名为“可剥夺的生命权”的艺术作品由马里兰州视觉艺术家苏珊娜·布伦南·弗斯滕伯格创作,包含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以及其背后的《独立宣言》。其中的“星条旗”图案由1039名在大规模枪击事件中丧生的遇难者的名字绘制而成。《独立宣言》中最著名的条款“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的“不可剥夺(unalienable)”一词被放大,并在“不(un)”上打了个红叉,只留下“可剥夺(alienable)”。

美国马里兰州视觉艺术家苏珊娜·布伦南·弗斯滕伯格装置艺术作品——“可剥夺的生命权” 图片:苏珊娜·布伦南·弗斯滕伯格个人官网

在作品发布会上,弗斯滕伯格称:“我在这件艺术品上留下了一块空白,以防在作品展出期间再次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该装置附近还设有一处圆弧形互动展板,倒置的星条旗图案代表着迫在眉睫的危险和苦难。公众可以在展板上分享他们与枪支暴力有关的个人经历,在黑色贴纸上写下他们的感想或失去的亲人的名字,并贴在此处。

弗斯滕伯格说:“美国国旗的形象将淹没在那些枪支暴力的故事中。我们必须阻止在国旗上出现新的名字。”

参观者们在互动装置处留言呼吁控枪。图片:法新社

她在发布会上强调,“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地方”……枪支暴力成为美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她希望这件作品能够引发更多关于持枪权的讨论,让大众更加关注个人生命权。

“妈妈需求行动”组织巴尔的摩市分会代理负责人里德说:“一场枪支暴力事件已经夺走了我的孩子,如今枪支暴力仍在困扰着我们的社区。这面美国国旗需要多么接近天空,才能囊括所有本不应该逝去的遇难者的名字。”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