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常州举办!扬州入选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

扬子晚报网5月15日讯(记者 曹卢杰)今年5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在江苏常州举办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主场活动以“绿色低碳 美丽中国”为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图片

2023年,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园区、企业、社区、个人、实践基地五个类别,开展了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主场活动现场揭晓了该征集活动获选名单。记者现场注意到,江苏有3个案例入选,分别是: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申报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案例”,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上书房社区申报的“‘碳’锁生活,‘益’起行动”,常州市生态环境局申报的“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生态文明宣教基地”。

活动现场还公布了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本次纳入试点的39个市(区)涵盖从超大城市到小城市的不同规模,覆盖全国7大地理分区,发展水平、气候类型、要素禀赋等具有代表性,预期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

图片

据了解,扬州市是江苏唯一入选名单的城市。扬州地处江淮平原,水网密布,承担着江淮200多万平方公里汇水,中心城区汛期受长江、淮河、山洪、天文大潮四重威胁,是国家重点防洪城市。面对当今风、暴、潮、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并发频发态势,扬州早在2015年便提出治城先治水活水流起来的治水思路,开展实施了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堤防加固、镇扬河段三期整治、瓜州泵站、扬州闸泵站等工程,提升了主城区等区域的防洪标准。“十四五”期间,扬州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纳入规划之中。《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具体提出要“加强评估应对,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扬州于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目前累计投入53.5亿元,完成288个海绵项目,达标面积占建成区的30.8%。未来,扬州计划从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强化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等八个方面开展试点建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