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琴弦,有诗有歌,当春夏之交的金陵城,遇上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经典与创新共融的视听盛宴,大学生、小学生共同登台,用敲击魔法,让鼓瑟追逐快乐飞。

5月19日,南京市美育浸润(打击乐)课程基地学校成果展演活动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举行。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正华,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卢普新,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坤明以及相关学校师生和行业专家参加。

王正华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大力扶持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将美育延伸校外,与多所中小学建立共建基地,创新性地探索大中小学美育实践联动模式的路径,做好高雅艺术普及工作,发挥高校社会职能,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区域美育建设作出贡献。

“今天,不光有鼓乐琴弦,还有诗,还有歌,鼓瑟吹笙,诗情画意,这一创新行动就是对美育内涵最好的诠释。”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何义田说,孩子们来到大学校园,看到了大学校园里的人、事、景物,这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对小学生的梦想熏陶,都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现场,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和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联袂带来《相聚》,让观众沉浸于打击乐的世界;北京东路小学棠城分校的《科技先锋》惊艳亮相,其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打击乐中;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和生态科技岛小学的《Rockin high》则以欢快的节奏和充满活力的演奏,展现了打击乐的青春活力;武定新村小学的《LABAMA》则展现了非洲传统打击乐的独特魅力,让观众领略到异域风情。

此外,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和中华中学附属小学的《绽放》以细腻的演奏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打击乐团和合唱团更是带来了一首创意诗经吟诵《木瓜》,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在中国药科大学严岩副教授执棒指挥下,带来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无尽魅力。此外,美育浸润基地打击乐团的同学们携手中国药科大学交响乐团共同奏响《我和我的祖国》。
据了解,2023年6月,南京市教育局批准立项美育浸润(打击乐)课程基地,以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为牵头学校,携手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棠城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及南京市生态科技岛小学,共同构建项目共同体。

该项目采用“1+N”教育模式,即一所牵头学校携手多所共同体学校,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打击乐美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该共同体把打击乐作为学校美育教育的抓手,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用艺术美来引导学生们感知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具备鉴赏美的能力,从外向内渗透,再自内而出外化为价值评判、气质表现、行为判断。以丰富的课程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

》》》探索深一度
打击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浸润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打击乐,不仅提升了技能水平,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育联动为打击乐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与高校交响乐团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可以引进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高校交响乐团的参与为学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此次活动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展示,让打击乐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季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