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博古通今 格物致知 博物馆增强江苏镇江文化辐射力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六十余年的孜孜不倦,砥砺前行,镇江博物馆正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众的文化幸福感和获得感。记者了解到,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江苏省镇江市全市各博物馆、纪念馆根据自身特色,策划了各类活动超50场,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展览·史海撷珍

古代中国制瓷业繁荣,尤其宋元以降,无数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福州平潭“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尘封的故事。镇江博物馆联合福州市博物馆举办《海丝遗珍——“碗礁一号”沉船及平潭水域出水瓷器展》,共展出沉船出水瓷器65件,尽显我国晚明和清代康熙时期制瓷业的风采。

“拓得古痕乌金迹,先人遗墨似未干”。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镇江市美术馆、西安市金石学会联合举办《汉唐华章——长安金石拓本题跋展》,本次展览是镇江市首次举办大型金石文物拓本专题原创展,呈现了两汉至隋唐石刻艺术以及汉唐时期的艺术气象,展示了两汉至隋唐时期石刻艺术发展过程中基本脉络。

中国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在古画及古代器皿上,时时可见装扮精致华贵的女子形象。句容市博物馆(市先吴文化博物馆)特别策划了《“佳人有约”女性饰品展——回眸中国古代女性的柔美》,展出明清以来中国女性饰品文物百余件,有金、银、铜、玉、宝石等多种材质,让你一睹古代美人曾经的风采。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艺术蓬勃发展。抗战爆发后,木刻创作者将战火、生活以版画形式表现,让木刻艺术成为“抗日的前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举办特展《凹凸有“志”——抗战木刻版画作品选展》,展出的木刻作品来源于1946年12月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编选的《抗战八年木刻选集》,它们既是战争场景的记录,也是战时民众生活的写照。人们通过展览,回视在艰苦战斗中茁壮成长的艺术之花。

社教·博物致知

红色文物资源是社会教育的富矿。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组织青少年开展《从“游击司令”到抗日英雄——许维新烈士抗日斗争英雄事迹寻访》,参观许维新烈士故居,聆听许维新烈士抗日斗争英雄事迹。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与镇江市丹徒区宝堰实验小学联合开展“纪念馆里的红色教育第二课堂”主题活动,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发放红色宣传资料、聆听红色英烈故事、感悟新四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非遗和博物馆碰撞,产生出了很多火花。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推出《墨韵传古——拓片制作非遗体验活动》,在社教老师的专业引导下,带领青少年群体深入体验古老的拓印技艺,通过亲手操作,感受纸张与石板之间的亲密接触,体验拓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扬中市博物馆依托馆藏木雕非遗资源,打造《“不止于木”匠心劳育活动》,让孩子们穿行博物馆感受活文化,邀请共建学校老师跟孩子们普及宣传老扬中木雕文化、木作手艺,亲手设计制作木质手工艺品,在劳动创造中感受“始于木而不止于木”的匠人精神。

研学·山河行踏

镇江人是喝醋长大的,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推出“博物知旅·我爱家乡味”研学实践活动,通过打卡全球最大露天晒醋坛区,参观行业内最先进的智能灌装车间了解现代化制醋的奥秘,还能体验非遗翻醅,品尝传承千年技艺的大师手工醋、特色醋炒饭、醋蛋、醋饮料、酱醋冰淇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味觉研学之旅。

在没有互联网科技的古代,儿童们散学后会做什么游戏?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镇江博物馆特别策划《“网友品文化旅游”|童趣游镇博 体验穿越千年的儿童“游戏”——5·18国际博物馆日打卡活动》,邀请观众走进6号楼文物展厅,寻找展览中3处具有童趣的文物,将他们拍摄下来发到朋友圈,并集10个赞,一起感受穿越千年的儿童“游戏”,感受古代儿童的乐趣。

扬中的少年都是长江的孩子。扬中市博物馆“田野少年”研学品牌再出发,推出《田野少年·“我们生活在长江”主题研学活动》,带领广大青少年“博物知旅”——走进美丽鸣凤村,重走红色“水上交通”、共看绿色“生态鸣凤”,引领青少年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学思感受地域文化。

志愿·服务暖心

志愿者是博物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博物馆志愿队伍在弥补博物馆人力不足的同时,也给热心文博事业的公众提供了一个走进博物馆、学习文博知识的机会,架起了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此次镇江博物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社教活动、发行藏书票、专家讲座、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们了解了历史文化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镇江博物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以特有的馆藏文化资源禀赋推动历史文化铸魂育人走深走实,加强馆校合作,共同提升青少年思政课馆校合作质量,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推动青少年思政课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今后,镇江博物馆将本着“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不断完善博物馆的便民服务设施设备,提升服务质量,迎接广大观众的到来。(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刘聪 曹思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