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结合自身优势与实际特色,以四柳社区冠城片区为试点,扎实推进“网格+公共服务”融合治理,赋能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们专程赶来提供上门服务,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龙池街道四柳社区居民杨先生向社区网格员王玲表达感谢。前不久,王玲在日常巡查中得知,居民杨先生因瘫痪不能亲自前往银行办理银行卡,无法领取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金。她立即与紫金农商银行龙池支行联系,和银行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杨先生办卡。这样的故事,在龙池街道屡见不鲜。
即知即办,基层治理跑出“加速度”
前不久,辖区内一户独居老人家中突然停电,网格员和电力网格员在网格微信群中接到报修申请后,通过电力公司电力“大数据”,提前准备好备品备件,短短半小时内就赶到了现场,修复设备故障、恢复供电,快速解决了居民反映的问题。
龙池街道下辖3个村委会和5个社区居委会,209个自然组,61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13.3万人。为何问题解决如此之快?
原来,街道将辖区划分成163个综合网格并配置专职网格员为民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网格与综合网格空间精准匹配、覆盖融合。网格员、公共服务网格员以及相关单位形成服务“接力链”,居民有需求时只需找到网格员,网格员接单后将任务交给公共服务网格员,公共服务网格员按照清单的指引逐步落实,真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贴心便民,基层治理释放“温度”
家住蒋湾花园的刘大爷之前一直为水电费缴纳问题发愁,现在通过“网格+公共服务”服务站设置的银行快付通双面屏一体化缴费机,将水电卡交给网格员就可以轻松完成缴费。
龙池街道充分利用社区、小区等基础设施资源,做好网格与公共服务的功能整合,充分发挥“一厅多能”作用,确保在全街打造更精细的公共服务特色阵地。走进“网格+公共服务”工作站,一体化缴费机、汽车充电站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每周三上午,6个公共服务部门的业务骨干在服务台轮流坐班,解决居民多元化需求。
此外,龙池街道坚持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问题解决“不转手”“不过夜”。线上依托网格微信群,线下通过“网格+公共服务”工作站,形成居民线上线下咨询、报修、处置、反馈机制。
互融互通,基层治理提升“精度”
走进四柳社区的“幸福楼道”大厅,映入眼帘的是职责明晰的“网格+公共服务”联系清单,民警、党员楼栋长、网格员、微网格员、调解员、公共服务网格员(包括金融、水务、电力、燃气、通讯、邮政公共服务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职责一目了然,居民如果有需求可以直接联系。
龙池街道将“网格+”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联动水、电、气、通信、邮政、金融等共治力量,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服务互补,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资源在网格共享、服务在网格协同、问题在网格解决”,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龙池街道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将“网格+”向更多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变“被动”为“主动”,变“单一”为“多元”,变“分散”为“融合”,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和“最后一米”,让基层治理有速度、有温度、更有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