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大运河申遗十年交出新“答卷” “钻石航段”赋能扬州高质量发展

3500里,贯通南北;2500年,穿越古今。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今年,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经济兴、生态美、百姓富,大运河扬州段交出怎样的“答卷”?新动能、新画卷、新起点,运河长子扬州又将怎样出发?近日,记者走访了苏北运河入江的最后一道船闸、扬州水上的“南大门”——施桥船闸,在那里寻找答案。

1 南大门.jpg

施桥船闸是两条水上黄金线的“咽喉”之地,论通货量,它连续七年超3亿吨,相当于5条京沪高速江苏段的运量,是当之无愧的内河航运第一闸,当之无愧的活态遗产。过去,这里的水道只能跑跑散货船,沿线河湖的水质更是堪忧。十年间,这里起了怎样的变化?

手指轻轻一点就嗖嗖过闸

智能船闸跑出致富“加速度”

2 老唐.jpg

53岁的船员唐兴河18岁就登船,从木船、水泥船到现在的铁驳船,唐师傅已经在运河上漂了35个年头了,在如水一般悠悠的岁月里,他的船队仿佛行驶在一张用无数条水脉编制而成的庞大网络里。通过这张水网,跑船人可以跑到数百个城市乡村的任何一个船闸。运河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航行的通道,更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十年前过闸要拿着有效证件到远调站现场登记缴费,拿个木牌苦苦排了好长的队,有时候好不容易排到了,还要手忙脚乱地倒船,常常一忙就是大半天!”老唐告诉记者,现在好了,登记、调船、买闸票,一个手机就可以搞定!

施桥船闸(8).jpg

老唐现场给记者操作了一番:只见他手指轻轻一点,装载了1900吨的大货轮便稳稳当当地在闸口前排队等候。靠着新科技,这十年,他家的装载量涨了5倍,过闸时间从半天缩短到了5分钟。为啥能这么高效、轻松过闸?秘诀就在航闸智能运行系统。“2017年推进的航闸智能运行系统提高了闸室的利用率。它是通过计算机自动计算,根据每一条船舶的大小、总长和总宽自动调度,提高船闸的利用率。”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扬州航务中心施桥船闸管理所副所长阮向阳告诉记者。

施桥(5).jpg

在智慧航道里,过闸简直像开了挂,嗖嗖地快,和老唐一起跑了三十年船的妻子于兴霞,在船头悠哉游哉地嗑着瓜子,这些年他们的收入翻了1.5倍。人们的日子可以过得很慢,发展的脚步却从不敢懈怠。

连续7年超3亿吨

通勤量全球内河运输第一

施桥船闸(10).jpg

过去,大运河航道主要是北煤南运。如今,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运河航道一方面是南沙北运,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矿建材料运往北方;另一方面是运输钢材、机械设备等各种大宗货物。“天翻地覆的巨变”,说起施桥船闸十年的变化,似乎找不出比这个更合适的描述。

“近十年来,船闸通过量显著增加,2014年只有2亿吨,现在已经超过3亿吨,已经连续7年达到3亿吨,最高的时候2019年达到3.45亿吨,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阮向阳自豪地向记者亮出了一组数据:3座现代化船闸24小时运转,连续7年货物通过量超3亿吨,通过量是长江三峡船闸的1.7倍,相当于12亿成人吃一年粮食的重量!

微信图片_20240516111219.png

这一体量让施桥船闸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运河扬州段随着航道条件的持续优化,“黄金水道”实至名归。而施桥,就是“黄金水道”这顶王冠上最耀眼的“钻石”。

“老虎口”变“绿钻石”

“钻石航段”释放更大活力

微信图片_20240516111215.jpg

十年时间,船闸通勤量飞速提升的秘诀除了智能软件,硬件的改善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施桥船闸向南约6公里,是长江运河的十字交汇处,也是六圩灯塔的所在地。现如今,记者站在灯塔上,看到的是往来船舶如梭、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让不少跑船人“腿发抖”的“老虎口”,全世界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复杂的水域。“过去有九股河流在这个地方交汇,船员根据自己的经验进出六圩河口,极容易出现险情!”阮向阳介绍,直到2017年“环岛航行法”的出台,确保了六圩河口交通安全有序运行。

7 灯塔.jpg

从2019年开始,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经过整治,已实现从制约航运发展的“瓶颈”到快捷、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绿色生态廊道的华丽转身。如今,这里也变身为网红打卡地,随手一拍都是超有氛围感的“江景大片”,风景美了,水面清了,昔日“老虎口”变成了今天的“绿钻石”。

这十年,从六圩灯塔的焕新、到大运河“三改二”工程的实施,每一处改变都凝聚着对运河未来的美好期许。伴随着船舶的往来穿梭,我们仿佛能听到运河的呼吸,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不仅仅是施桥船闸,南京大学历史教授贺云翱介绍说:“大运河江苏段是整个京杭大运河航运功能最强,航道条件最优、货运量最大,功能发挥最显著、航运效益最好的航段。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9.jpg

这十年,是人们重新认识和再定位大运河黄金水道价值功能的十年,依托内河航道沿线码头、港口多了,沿线重点城镇也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以港运物流为基础的高效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制造业高速增长,擦亮了顺畅发达、人文经济健康繁荣的大运河“黄金水道”新名片,大运河这一活态遗产正换发勃勃生机,赋能扬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jpg

悠悠运河,汩汩流淌;千年文脉,奔涌不息。扬州用十年时间见证古运新生,也交出了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运河答卷。让我们一起期待,江河交汇的锦绣未来!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