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我省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当前,我省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5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九年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2023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累计创建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8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2家,全国首批300家5G工厂中我省97家。

截至2023年底,我省累计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约5万个;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7.9,连续九年全国第一;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3.7%)、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5%)等重点指标全国领先。例如,省人大代表所在的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投入近3亿元推进智能化改造,精锻汽车齿轮制造智能工厂项目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年产值同比提升9.32%、设备综合利用率从改造前的70%提升到80%。

聚焦“1650”产业体系,我省组织编制行业实施指南和开展优秀服务商遴选。选定首批化工、钢铁、服装等12个行业,研究编制分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广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线图。建设省“智改数转网联”服务商资源池,汇聚近千家优质服务商提供集成服务。例如,省人大代表所在的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江苏省化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石化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创新发展提供了指引。

实施“一集群一特色”“一链一平台”工程,梯度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双跨”平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5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61个。培育壮大工业软件生态体系,增强工业软件创新能力,持续深化软件名城、名园建设,南京入选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苏州、无锡入选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随着“智改数转”进入深水区,不同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与转型进度差异愈发明显,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在探索和推进阶段,特别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转型投入大、周期长、复杂程度高。数字化转型亟需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及高素质技能人才在行业、区域分布还不平衡,产教融合还不深入,人才能力素养和数量供给尚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据悉,下一步,我省将编制发布新一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支持企业加大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和产业链资源共享,开发集成一批符合中小企业共性需求“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快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在工业领域部署,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和软件更新替代。一体化推进“园区通网、工厂布网、设备联网、数据上网”工程,推动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在各类园区的深度覆盖,加快建设“东数西算”工程重点数据中心项目。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机遇,加大对工业软件推广、设备更新改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发挥金融活水的作用和贷款贴息的效能,加快国内外高端紧缺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育。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