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23分钟炼成一炉钢,你看!传统钢企在变

交汇点讯 一边是空无一人的生产区,火焰在炉内喷射、声音在厂区高扬、一根根钢坯不断进入传送带;一边是安静的操控室,3名工作人员对着电脑,观看着屏幕上的炼钢过程,掌控着生产线的每一个细节……走进常州东方润安集团旗下的东方特钢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仅仅隔着一块玻璃,却是“动静”两重天。

“一炉83吨的钢,可在23分钟内炼成,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东方特钢炼钢厂副厂长张培强感慨,2021年钢厂通过智改数转,将产线自动化率提升到90%以上。以喷号为例,每条钢坯都有自己的编号,通过编号可追溯这根钢坯是哪天生产的、哪台连铸机产出的等信息,相当于钢坯的“身份证”。以往喷号需要6个工人在操作台上控制按钮,现在机器人喷号每年可节约人力成本54万元。

以“新”提质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刚开始我们把机器人运用到产线上时,发现在机器人喷号时,钢坯会往前冲,把机器人撞弯,导致机器人无法继续使用。发现问题后我们在现场盯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想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最后我们给机器人设计安装了一个升降挡板,挡住钢坯底部一厘米左右,防止钢坯往前冲撞。”张培强回忆道,后来厂里还对这一创新申请了专利,并共享给遇到类似问题的钢厂。

2020年开始,东方润安共投入研发费用超25亿元,围绕科技创新、绿色、智能、高端等关键核心要素,全面改造原有生产线。目前,企业已获得专利授权19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2项,获得各级科技创新表彰23次。

“作为一家传统钢企,我们改变过往的生产模式,通过智改数转加速、5G运营加力,以新算力推动新发展。”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敏介绍,集团以5G+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构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5G网络、边缘计算、切片网络等前沿技术在东方特钢打造5G工厂,炼钢区域的刮板机、堆取料机等11台机器均实现“5G+原料场远程控制。同时,设备运行、能耗、成本、质量等核心要素拥有各自独立的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管理。据测算,在“数字”赋能和5G应用的基础上,企业的设备故障率降低80%,每年可减少停工时长110小时,节省运维成本300余万元。

眼下,总投资近12亿元的东方特钢精品棒材生产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入桩基施工阶段。“这一项目是集团在传统钢铁产业赛道上进一步提升、突破的关键落子,自动化生产线将上马国际领先的智能化装备,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建成投产。”蒋中敏说,届时,精品棒材生产线将促进产品品质的大幅提升,年产钢精品棒材超百万吨,满足国内顶尖客户的需求,应用于机械制造、船舶、高端汽车制造等领域。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徐维庆 洪叶/文 邵丹/摄 华苏杰/视频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