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荒漠→绿洲,“三北”工程启动40余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恶劣、生态最脆弱的地区,治理的工作量巨大。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工程建设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一起来看如今的“三北”有哪些新变化

内蒙古·鄂尔多斯|绿染库布其 全球治沙样本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眼下,这里“黄绿相间、生机盎然”,可曾经这里却几乎寸草不生。多年来,一代代治沙人俯身沙海,实践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

甘肃·武威|昔日八步沙 今朝绿屏障

初夏的八步沙林场,绿意盎然。从高空俯瞰,梭梭、柠条等沙生植物占据了整个视野,白榆、沙枣等乔木点缀其中。曾经,这里饱受黄沙侵袭,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如今,八步沙已累计完成治沙造林30.6万亩,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陕西·潼关|植被持续恢复 筑牢生态屏障

山河壮美、满目皆绿,陕西的“东大门”潼关沐浴在和风中。黄河、渭河、洛河三河在这里交汇。曾经,这里风沙肆虐,树木难成活。近年来,当地加速构建台塬绿化工程,台塬沿线直观坡面植被得到恢复,绿化面积达2.3万亩,栽植苗木45万株。

宁夏·青铜峡|湖沼成片 候鸟成群

眼前这片湿地,是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黄河宁夏段最重要的生态廊道。自然保护区内,湖泊、河流、沼泽、滩涂等湿地类型一应俱全,是得天独厚的生态宝地,为鸟类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环境,成为十万余只候鸟迁徙的“天堂”。

新疆·阿克苏|“绿色围脖”绕沙漠 林木葱茏润边疆

这里是新疆阿克苏的柯柯牙镇,初夏时节,一排排杨树郁郁葱葱。柯柯牙地处风口,曾经,这里一年有100天刮沙尘暴,一夜可摧毁万亩农田。为根治风沙的危害,柯柯牙组织了上百次绿化造林行动,截至目前,这里的森林面积超1733万亩。

黑龙江·大兴安岭|茫茫林海卫北国 层层碧绿护青山

这一片茫茫林海,是位于黑龙江西北部的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然屏障,1988年起,这里有计划地进行了中幼龄林的抚育、人工造林以及补植补造等工作,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