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江宁:打造活力生态圈 汇聚城市发展青春新动能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所在。依托南京都市圈要素聚集优势,长期以来,江宁一直都是“新南京人”落户的首选地。近年来,在试点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实践中,江宁区着力将青年在城市发展生态系统中的需求融入到具体公共政策,形成从关注“引入青年”,到激发“青年活力”,再到纵深推进“青年友好”的大闭环,使得“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落地到城市这一实体的空间场域,有效推动青年成长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

共创同心“事业圈”,提升城市环境的青年吸引度。就业是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纽带,更是相互成就的桥梁。“事业圈”离不开“硬环境”的支撑。江宁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青年就业创业注入新动力,聚焦“5+4+5”创新型产业集群,统筹推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三大任务,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直接创造大量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的岗位需求。“事业圈”还需要“软环境”的加持。多措并举扩岗拓岗,持续举办“直播带岗”“名企优才直通车”“人才夜市”校园招聘活动,实现“周周有专场,天天有招聘,时时有岗位”;向大学生创客开放25家创业示范基地,动态保障100个以上“零租金”空铺,对优秀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接力投资;依托“宁青驿站”,打造青年“5分钟求职入职圈”、企业“5分钟招聘纳新圈”,为青年人才提供14天免费住宿、求助就业咨询,让青年就业有“助”,创业有“路”。

建成暖心“幸福圈”,提升城市服务的青年普惠度。幸福感,是青年选择定居城市时重要的考虑因素。织密服务青年网络。依托青年之家实体阵地建设,摸清“有什么、缺什么”,研究“补什么、如何补”,广泛开展“菁开·活力荟”“奋斗滨”等品牌活动,把青年的需求清单转为项目清单。建设青年宜居家园。围绕青年安居乐业与子女教育需求,2023年江宁区新增公共经营性停车场30处、停车泊位8000个,新建公共领域充电桩3200个;有序推进3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新增优质公办学位近1万个;开办23个“爱心暑托班”,服务青少年近1.7万人次,全面兜底青年大后方。打造适青空间场景。建成牛首山、金陵小城等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一批具有辐射带动力的“网红街”、特色消费街区;启动“青年夜校”,统筹资源满足青年需求,分批开设击剑体验、烧箔装饰画手工制作、瑜伽体验、油画体验等课程,为青年精准推送成长服务。

织密核心“组织圈”,提升城市治理的青年参与度。青年获得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赋权与获得感高度关联。助推青年“唱主角”,社区治理“年轻态”。科苑社区打造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品牌项目“同德”青年议事会平台,通过青年参与社区公共议题赋能社区“15分钟生活圈”,“抱团共治”社区模式有效激活了社区治理的“青春密码”。区域化团建“破圈”,扩大青年“朋友圈”。江宁开发区团工委打破体制“壁垒”,团结凝聚非公领域团员青年投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优“一团一品”,指导T3出行打造“3^3”团建品牌,助力上汽大众打造“青宁梦工厂”团建品牌等,实现由单位“小团建”向区域化“大团建”转变。激发“组织”新动能,“团”聚青春奋斗力量。钱家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与在宁10所高校组建校企联盟理事会,探索“乡贤理事团+新农菁英+青年学生”的三方合作联动机制,加强高校产学研落地落细,提升治理的“青春适配度”。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